Part249 血銹密碼
海浪將三人拍上布滿碎貝殼的沙灘時,東方剛泛起魚肚白。段怡安吐出嗆進肺里的咸水,發現右手仍死死攥著那枚刻有";CIA-6";的微型膠囊。三十米開外,劉廂正用地質錘撬開卡在礁石間的潛艇殘骸,李黎則跪在沙灘上翻檢被沖上岸的文件箱。
";這不是天然海灣。";段怡安抹去睫毛上的鹽粒,望著峭壁上突兀的混凝土建筑。藤蔓覆蓋的拱形門窗間,隱約可見英國殖民時期的裝飾紋樣——這是二戰期間英軍修建的海岸療養院,在緬甸獨立戰爭期間被遺棄。
李黎從文件箱抽出發黃的病歷:";1953年6月,第七批實驗對象出現皮膚翡翠化癥狀...";他忽然頓住,箱底整摞照片都是不同角度的野人山礦洞,每張背面都用紅筆標注著";Cognitivewashingprogress";(認知清洗進度)。
劉廂的登山靴碾過沙礫中的玻璃碎片。他彎腰拾起半截試管,標簽上的日文顯示這是731部隊研制的神經毒劑,但生產日期卻是1982年。當他用放大鏡觀察時,突然發現沙灘上的腳印不止他們三人——還有兩組較淺的足跡通向療養院。
療養院大廳的彩色玻璃窗早已破碎,正午陽光將翡翠紋路投射在斑駁的瓷磚地上。段怡安脖頸的紋路突然刺痛,她順著光斑走向護士站,生銹的配藥柜里整排玻璃瓶仍在泛著詭異綠光。李黎用鑷子夾起操作臺上的值班日志,1953年7月15日的記錄讓他后背發涼:";第49號實驗體杜依瑪蘇醒,開始第二階段的記憶植入。";
";這不可能...";段怡安扯開衣領,心口處的翡翠吊墜在陽光下顯出血絲狀紋路。劉廂的地質錘突然砸向墻面,剝落的石灰層后露出整面照片墻——上百張不同年代的探險隊合影中,總有個與段怡安容貌相似的女子出現在角落。
地下室的門鎖帶著新鮮撬痕。李黎打亮熒光棒,成排的鐵架床上綁著早已風干的尸體,每具尸體的脖頸處都有翡翠紋路。最里側的解剖臺上散落著手術器械,無影燈下的陶瓷托盤里,六枚帶編號的微型膠囊正在滲出血水。
";小心!";段怡安突然將李黎撲倒。手術刀擦著他們的頭皮釘入磚墻,三個戴防毒面具的黑衣人從通風管躍下。劉廂掄起地質錘砸中襲擊者手腕,對方袖口露出的刺青讓他瞳孔驟縮——那正是他祖父筆記里記載的";翡翠會";標記。
混戰中,段怡安撞翻鐵架床擋住追擊。三人順著地下通道狂奔時,李黎注意到墻上的電纜都是近兩年新鋪設的。通道盡頭是間布滿監控屏幕的控制室,某個未關閉的屏幕上正循環播放著礦洞凈化室的實時畫面。
";看這個。";劉廂用地質錘撬開保險柜,泛著霉味的檔案袋里裝著1953年實驗記錄。段怡安顫抖著翻開文件,泛黃的照片上赫然是年輕時的自己——或者說,是某個與她容貌完全相同的女人,正被綁在手術臺上接受腦部電極刺激。
李黎突然抓起操作臺上的錄音機,按下播放鍵后傳出英語與緬語交替的對話:";...必須讓載體相信自己是杜依瑪的轉世,野人山傳說是最好的記憶錨點...";背景音里夾雜著翡翠原石碰撞的脆響。
";翡翠會正在重演當年的實驗。";段怡安撕開檔案袋夾層,掉出的礦脈圖用紅筆圈出七個點位,每個標記旁都標注著不同年份的死亡人數。當她把圖紙翻轉時,背面的血漬在陽光下顯露出隱藏的經緯度坐標。
劉廂突然扯開自己衣襟,鎖骨處的翡翠紋路竟與礦脈圖上的某個標記完全重合。他摸出祖父留下的懷表,表盤背面蝕刻的緬甸古文字在翡翠反光下重組為數字密碼。
";去東側塔樓!";段怡安率先沖向螺旋樓梯。布滿彈孔的橡木門上,青銅鎖孔被翡翠碎屑填滿。李黎用鑷子夾出碎屑時突然愣住——這些翡翠的切割角度與潛艇中發現的芯片完全一致。
閣樓里堆滿發報機零件,墻壁上釘著1953年至2023年的緬甸政要照片。段怡安掀開蒙著防塵布的桌子,玻璃板下壓著張泛紅的礦洞結構圖——正是筆記本里隱形墨水繪制的那張,但用紅筆添加了三條暗道。
";這里有暗格。";劉廂敲擊著松動的墻磚,暗格里躺著本裹在油布中的日記。當他翻開祖父的筆跡時,突然劇烈頭痛——那些記載著";記憶移植技術";與";翡翠載體";的文字,竟與他兒時背誦的童謠逐字對應。
追擊者的腳步聲在樓下響起。段怡安突然將緬刀刺入地板縫隙,撬起的木板下露出成捆的1980年代美元——與潛艇中發現的鉛盒鈔票屬于同一批次。李黎抽出鈔票中的照片,最新那張顯示三天前耶波總統曾在療養院出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