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泰華的話,無疑代表了北地一部分人的心思。 不過偏偏他的兒子,是不認同的。 “父親,那您怎么解釋,如今南方朝廷的所作所為。”中年男子咬了咬牙道,他叫薛懷仁,從最初就堅決的拒絕打開關(guān)門,迎蠻兵入境。 更是對二皇子為皇,極其抵觸。 若非他是平北重鎮(zhèn)總兵薛泰華的兒子,怕是早就被砍頭了。 “南方朝廷?” “我們走的路不一樣。” “或許,他們走的才是對的吧,成王敗寇,輸了就要認。” 薛泰華這位老人臉色上透著一抹遲疑和無奈,最后還是沉吟道。 “即如此,父親不如下令放棄抵抗吧。” “不要讓將士們再血戰(zhàn)了。” “更不要讓這些將士們,再拉入蠻國,繼續(xù)為蠻國而戰(zhàn)。” “他們不應(yīng)該被軍令裹挾著,一個個前赴后繼的赴死。” “他們也是一個個人。” “他們的祖父,父親或是叔伯等,多數(shù)都是死在蠻兵手里。” “他們的先輩是國之英雄。” “他們不應(yīng)該同室操戈,更不應(yīng)該投靠蠻國。” 薛懷仁緊握著父親薛泰華的手,他不愿意去蠻國,也不想讓父親拼死,為其逃命而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