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撲朔迷離的證據網
張國強找來廚具專柜服務員,問道:“你們這種廚用套餐進了多少貨,到現在為止賣了幾套,趕緊找來。”
廚具專柜服務員知道來者是警察,趕緊去找進貨的單據以及銷售記錄。趁此空當,張國強和嚴峰來到廚具專柜旁邊的家居用品,很輕易找到了與拋尸所用塑料袋一致的塑料袋。這種塑料袋在江州各大商場有售,在此超市也有不足為奇。
服務員拿來銷售記錄,在3月3日和3月30日,分別銷售出去一套廚用餐具。
張國強和嚴峰回到刑警新樓辦公室,調出3月3日和3月30日的監控。監控視頻非常清晰,能辨認出購買者的五官以及所購何物。江克揚查看3月30日的監控,一個小時以后,一個熟悉的人影出現在畫面中。汪遠銘拉著購物車,來到收銀處,等到上一個客戶離開以后,他彎腰拿出購物車物品,廚房刀具套餐赫然出現在柜臺上。
307室,侯大利看罷視頻,道:“為什么汪遠銘在3月30日來買刀具?”
張國強考慮過這個問題,道:“3月29日,他丟棄了作案用的刀。3月30日,是想補上丟棄的刀,這是欲蓋彌彰。”
侯大利道:“這個證據很重要,但是,仍然不是關鍵證據。如果沒有其他證據配合,到了法庭上,用處不大。”
胡志剛和蔣超負責繼續調查三輪車。
胡志剛和蔣超再次來到學院街七十一號,開始尋找暴露在外的水龍頭。在3月29日早上,學院街七十一號商戶的三輪車被人清洗過,三輪車主人不知道是誰清洗的。
胡志剛和蔣超找到三輪車主人,再次詢問三輪車被清洗之事。三輪車主人是久做生意的老油條,唉聲嘆氣地道:“江警官,你們什么時候還我三輪車?對你們來說,三輪車不值錢,對我來說,三輪車天天都要用,重新買一臺,又得好幾百塊。”
胡志剛道:“破了案就會還你。左鄰右舍都有三輪車,你每周才用一次,借一借就行了。誰洗的車,你真不知道?”
三輪車主人唉聲嘆氣地道:“我真不知道。我這三輪車用了兩年,好多地方都脫漆了,平時懶得打理。30日上午,我準備去拉點貨,這才發現三輪車被洗得干干凈凈,陳年污漬全被洗掉了。有兩處螺釘掉了,還被人重新安裝了螺帽。”
清洗三輪車還可以說是消除痕跡,安裝螺帽這事就顯露出特別的性格,與腸子都要盤得整齊有異曲同工之處。江克揚趕緊記下這一條關鍵處,道:“上次你怎么不說螺帽的事情?”
三輪車主人道:“你又沒有問螺帽的事。”
胡志剛道:“你是屬青蛙的吧,敲一下,跳一步,還有什么,干脆點。”
三輪車主人笑嘻嘻地道:“這種三輪車體積大,搬到樓上很麻煩,只能在地面洗。我們都是在前面一百米左右的室外水龍頭那里清洗。那是物管公司打掃清潔用的水龍頭,平時把籠頭去掉,要用的時候帶個籠頭或鉗子就行了。我估計那人要清洗三輪車,多半就會尋找類似的水龍頭,時間還不會短。我建議你們去找一找凌晨打掃的環衛工人,他們看見的機率很大。”
前一次與三輪車主人見面之后,江克揚探組沿著門面做調查,一無所獲。胡志剛有些生氣地道:“上一次找你,你為什么不說這些事情?”
三輪車主人道:“我當時也沒有想起這事。再說,當時我也不認識你,看見陌生警察誰都會防兩手,如今一回生二回熟,我不緊張,慢慢回想,這就想起了可能在前面物管水龍頭進行清洗。”
環衛工人分為三個體系,一是區環衛所有直接管理的環衛工人,二是街道環衛站管理的環衛工人,三是清潔公司管理的環衛工人。胡志剛認識街道環衛站的站長,便徑直去找熟人。江站長很熱情,嘴里說著“老胡來了,直是稀客”,又拿好煙,泡好茶。
胡志剛講了來意后,江站長立刻安排環衛班組長叫來不值班的工人到單位。
十幾分鐘后,陸續有環衛工人進來。環衛工人每天都是輪崗,在休息時間被叫到單位,滿肚子不高興。江站長心里有數,道:“胡警官是來查案子,你們好好聽,好好想。”
胡志剛拿出了三輪車的相片,道:“你們在三月三十日早上,是否見到有人清洗三輪車?”
環衛工人低聲議論一會兒,有的搖頭,有的說沒看見。胡志剛正在失望的時候,一個中年婦女道:“我看見一個老頭在洗三輪車,但不是在早上,是在下午。”
胡志剛大喜道:“哪一天下午?”
環衛工人和組長湊在一起逗了一會兒耳朵,道:“我是做下午班,大概是29號。”
胡志剛拿出汪遠銘相片,道:“洗車的是不是他?”
環衛工人道:“洗車人年齡肯定有點大,從身材和動作看得出來。至于五官,看得不是太清楚,你讓我看這種登記照,我不敢肯定。”
胡志剛、蔣超和環衛工人來到清洗三輪車的地方,找到清洗三輪車的水龍頭。果然如三輪車主人所言,這是一個物管用的水龍頭。上面的籠頭被卸掉,加一個籠頭或用鉗子就可以使用。比較遺憾的是水龍頭在墻角,恰好在監控死角。
杜峰和高連負責調查蓖麻毒素來源。
杜峰以前調查過轄區內所有的蓖麻收購點和加工企業,一無所獲。由于蓖麻在山南農村廣泛分布,兇手極有可能在農村搞到蓖麻,來源太多,無法查找。聚焦于汪遠銘后,調查就相對簡單了。汪遠銘是在江州老城長大,其父母在解放前是老城醫生,而陳正淑則是外地人,娘家在嶺西省南州市。汪遠銘若是要從蓖麻籽中提取到蓖麻毒素,最有可能就是到他曾經下放過的秦陽村里。杜峰和高連來到秦陽下轄縣,找到當地刑警大隊,再前往目標鎮派出所。
所長聽說來意,道:“蓖麻是油料作物,可以做工業潤滑油,我們這里有種植傳統。”
杜峰道:“蓖麻籽收獲季是七到十月,若是今年三月過來弄蓖麻籽,最容易在哪里找到?”
所長道:“當然是秦陽油脂廠,那里常年都在收購蓖麻籽,收購價也不貴,在十元左右吧,具體得問廠里面。”
杜峰回想汪遠銘下放其間的經歷,猜測其應該在當地有些名望,試探著道:“你認識汪遠銘嗎?”
所長道:“汪遠銘是誰?我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