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1229閣議
“叔大,子維,這是河槽總督潘季馴所上奏疏,你們看看吧。”
魏廣德把工部送來的奏疏,直接交到張居正手里,讓他先看看。
萬歷四年夏,黃河決口崔鎮,黃水北流,清河口淤淀,全淮南徙,高堰湖堤大壞,淮、揚、高郵、寶應間皆為巨浸。
內閣深以為憂,而朝廷也出現了治水分歧,故而就拖不決。
河漕尚書吳桂芳議復老黃河故道,而總河都御史傅希摯欲塞決口,束水歸漕,兩人議不合。
之后吳桂芳病死任上,于是才有了張居正讓季馴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身份代之的決定。
魏廣德把奏疏遞出去后,就徑直坐在那里一言不發,實際上也是在思索潘季馴奏疏的利益得失。
大明朝廷財政困窘,雖然因為鑄造全國通行的銀元和金幣,讓戶部增加了不少收益,但到目前為止,依舊只能勉強維持平衡,略有結余的狀態。
而且,這樣的結余也只是暫時的。
隨著西南戰事發展,現在打仗還是用的這兩年西南財賦在支撐,可是一旦用盡,最終還是需要朝廷補貼。
到那時,怕是又要出現虧空。
再有后面戰事結束后的封賞,這虧空只會更大。
因此,已經有戶部官員建議收緊宣大用于封貢的開支,嚴格控制封賞金額。
現在的俺答部,胃口越來越大。一開始每年還是十余萬兩銀子的朝貢貿易,現在這個數字不斷增大,已經有逐漸成為朝廷負擔的跡象。
為此,朝中官員對此意見頗大。
和俺答和議,本來想的是節約開支,朝廷不用大筆投入北方邊鎮。
但是軍費變成朝貢花費,雖然朝廷也能為此增加一些物資,但賬算起來,朝廷終究還是吃虧的。
而這里面,支持者就以江西派和山東派為主,因為這幾年下來,魏廣德身邊的人已經了解到,魏廣德其實對和議條款事先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