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陛下圣諭,您戴上此物才能上公堂。”
林靜照屈膝跪下了。
面對圣旨,這是基本禮節(jié)。
“臣妾接旨。”
她半信半疑地接過來,皺著眉頭,“不過……這是何物”
宮羽沒有多解釋的意思,催促:“娘娘戴上就是。”
那東西是軟木塞子,受刑之人戴上后就無法發(fā)聲,不能鬼哭狼嚎那種。
林靜照明白了,大抵是一會兒要動大刑,他厭惡她到這份兒上,竟連她的哀嚎都不愿意聽。
她怔了怔,心頭涌上莫名的情感,隨即放到了口中。
尊嚴又被剝削了一分。
誰料那塞子以特殊材質(zhì)制成,并非單純靠咬合待在口中,類似于鎖,她再摘不下來,也再不能言語了。由于嘴張不開,她連嗚嗚聲也發(fā)不出來,仿佛一個純啞巴。
宮羽這才伸手道:“娘娘請吧,上公堂。”
第105章
林靜照躑躅不前,驀然有些怪疑,口銜塞子摘不下來,豈非讓她在公堂上無法開口?那公審該如何進行?
關(guān)鍵是她身為皇貴妃容顏不能泄露,頭上還覆著一層黑紗。這樣一來外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嘴巴被鎖住了,必定以為她是故意緘默以逃避罪責。
她一急,秀眉微微上翹,沒有跟隨宮羽的腳步,連連指向自己嘴巴,用手焦急比劃著。
陛下厭惡她受刑的喊叫聲,那她可以等受刑時再戴。況且陛下遠居仙氣縹緲的顯清宮,根本聽不到公堂上的動靜,戴此物實多此一舉。
陛下不該下這樣顛倒黑白的命令,她懷疑陛下嗑金丹和藥酒嗑多了,失去了基本的是非分辨能力。
宮羽的態(tài)度由方才的謙和變得峻烈,直言叱責道:“皇貴妃娘娘還想爭辯嗎?鐵證如山,陛下已決心定您死罪,三法司會審走個流程罷了,您的任何狡辯都是無用的,別白費力氣了。”
三言兩語將林靜照的行為解釋為垂死掙扎,平息了周圍獄卒投來的警惕好奇目光,話里話外不給她申辯的機會。
林靜照心驟然冷了,再解釋無用,無聲垂了眼皮,由宮羽帶往公堂。
三法司會審因其權(quán)威程度,公堂整整擴大了一倍,觀審之人密密麻麻,俱是正襟危坐不茍言笑的嚴肅模樣。
分別來自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審判官早已就位,清一色平平整整的官服,最年輕的也有二十年官齡,肅穆莊森,滿殿寂靜,空氣寒峭逼人,令人瑟寒壓抑的凝重。
三法司會審,第三審,由刑部尚書韓濤主審。
韓濤是比左都御史費觀更老辣的存在,為官二十年以來四面逢源,長袖善舞,為人清忠耿正兩袖清風,深得首輔徐青山的信任,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元良。
送妖妃上刑場拯救天下蒼生的重擔,他義不容辭。
韓濤照例按流程拍驚堂木令林靜照跪下,林靜照不跪,因其皇貴妃的身份暫未被廢。
韓濤遂止,兩個獄卒搬來椅凳,林靜照坐下。流程走罷,公審正式開始。
三省六部各陪審官對此見怪不怪,都察院群官的臉色更是青紅變幻——陛下親口諭旨的,妖妃受審要坐著,這已經(jīng)是心照不宣的事實。
甚至來說,三法司面對皇貴妃時須得先行大禮。由于皇貴妃此刻是身帶鐐銬的囚犯,為維護司法尊嚴,這等繁文縟節(jié)陛下就大手一揮給免了,彰顯皇恩浩蕩。
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單列一席,執(zhí)筆濡墨,將公堂上情形不斷以小信的方式稟告給顯清宮的君王,猶如君王親至。
多小的事都要記錄,某時某刻,皇貴妃被押解進堂。
某時某刻,刑部尚書拍驚堂木。
某時某刻,刑部尚書賜皇貴妃座。
某時某刻,刑部尚書開始審訊……諸如此類云云,事無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