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黑幕
在場之人大都是一些文人墨客,當看到秦陽一個武將莽夫竟然在此擺出一副前輩的姿態(tài),還讓他們中實力最強的柳新宇學習他一個莽夫,這批文人墨客頓時感覺到自己受到了侮辱,當即出言呵斥秦陽不知天高地厚。
面對這些人的質(zhì)疑,秦陽也不廢話,當即將自己所作的詩詞給展示給在場之人過目。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看完秦陽所作的詩詞,在場的文人墨客皆是渾身一顫。
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他們能感受到秦陽羈旅在外,歸期難定的那種無奈和惆悵,同時也感受到了秦陽對他詩中友人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通過描繪一個秋雨連綿池水上漲的畫面,既點明了環(huán)境的凄涼,又烘托出秦陽內(nèi)心的顧忌和愁苦。
和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最后兩句從眼前的現(xiàn)實,跳躍到未來的相聚,通過對未來的暢想,回憶與友人曾經(jīng)的美好,這種時空的交錯,讓這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曲折。
整首詩,么有任何一句話直接表達出強烈的哀怨,而是通過對歸期的詢問,夜雨的描述,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將復(fù)雜的情感蘊含其中,含蓄而動人。
在場的文人墨客們細細品味著秦陽的這首詩,文化造詣越高,越是能夠感受到這首詩的魅力,如此深刻的情感內(nèi)涵,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一種在異鄉(xiāng)漂泊時對親人和故鄉(xiāng)的深切眷戀。
“這是他作出的詩?他在詩詞一道竟然有如此造詣?”
柳新宇嘴巴微張,看向秦陽的眼神中有些難以置信,在看到這首詞的第一眼,柳新宇便明白自己輸了,而且輸?shù)煤軓氐住?br/>
秦陽的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比之自己的詩詞強烈何止數(shù)倍?而且對方還不知直接表達這些情感,而是通過現(xiàn)實和對未來的暢想之間的轉(zhuǎn)變來表達這種情感。
如此精妙的設(shè)計,讓柳新宇自慚形穢,他不禁在想,這首詩真的是秦陽在一炷香的時間之內(nèi)作出來的嗎?
平心而論,如果只給自己一炷香的時間,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的詩的。
“這真的不是他提前準備好的?一個寫出一只兩只三四只的人能寫出君未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這樣的詩詞?”
秦陽此前那首一只兩只三四只,讓柳新宇對秦陽文盲的形象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如今再看到秦陽所作的詩詞,他一時之間倒是有些不愿去相信。
“好牽人心腸的一首詩,他詩中的友人究竟是誰呢?真想一探究竟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