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英雄吁天錄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心上過.山河已是秋.相思同淋雪.此生共白頭
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心上過.山河已是秋.相思同淋雪.此生共白頭
袁承天正自想的入神,不防從那低矮的大屋中走出一位老者,只見他垂垂老矣,眼中無光,對未來一片茫然,看不到絲毫希望,也許他活著只為了家人,人生從來就不是坦途,充滿了無奈和辛酸。老者見袁承天衣著單衣,佇立于這冬日寒風中,心生憐憫,說道:“公子,外面風寒,小心著了風寒便不好了,還是到屋中稍坐。”袁承天便隨他進了大屋,只見陋室空空,只是屋中生了炭火,適才那總角的小兒便又來,見了袁承天便道:“大哥哥,你適才看什么風景?不冷么?”袁承天見他手中猶有爆竹,只是破衣棉褲,心中辛酸,從來窮人家的孩子都這樣?老者道:“小孩子家一旁玩去。”這小兒卻道:“爺爺,我也不小了,你老是小瞧人家,——只是爹爹何時又來?娘親又去哪了?”
老者聽到他問這話,不覺得眼淚便要流下來,因為他不愿當著孩子的面說出以往種種傷心往事,便借機打發孩子去里間屋溫習書塾先生交代的功課,然后長長嘆了口氣,一個人似自言自語說起以往種種情由。原來這老者本來有個兒子,還有老婆婆和兒媳一家本來天倫之樂,可是誰想三年前邊疆告急,朝廷大征兵,竟將兒子強行拉去,不想戰死在沙場,可嘆人生總是無奈,窮人家的孩子那有生死自由的注定,天命由他定,生死盡操人手,國家興亡,那是朝廷的事,于百姓無關,似乎從古至今,以一貫之,從未更改,便如那張養浩所言:峰戀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從來的帝王都是如此,我等小民只有茍延殘喘,再無他求,誰教我們是平民百姓!”袁承天聽他說得悲苦,想想也確然不錯,天下民眾都在苦難流離中,似乎看不到希望,只有無盡的思念故國之情!
這時那小兒又來,似乎不知人間愁苦,向這老者討糖吃。老者無奈只有攤開雙手,苦笑道:“阿丙,咱們窮人家那有多余的很錢去買糖果?唉,有人說亂離人不如太平犬,現在看是太平,實則危機四伏,只是皇帝他未必全然知道,為奸人蒙蔽,實在不堪!”袁承天知道皇帝未必不知道自攝政王秉政以來,便排除異己,而下對袁門大興問罪,督促天下州府縣衙有司衙門全力捕殺,決不容情,是以天下反清復明的仁人義士對他全然恨之入骨,恨不能食肉寢皮,可是每每赴京行刺都告以失敗,因為這攝政王計謀百出,而且猜忌心重,于行走之間往往狼顧,便是怕著有人暗中行刺于他,以至江湖中的英雄好漢非但難以殺他,反而身陷囹圄死于非命,雖然每次行刺都告失敗,可是天下英雄殺賊之心不死,依舊行那前仆后繼之事,這也使得攝政王大為震怒,更是酷刑百出,想讓天下人禁聲,可是他還是小瞧天下的千千萬萬的漢人,當年雖然崇禎皇帝身死國亡,可是在漢人心目中大明雖亡尤在,百多年來依舊不忘于懷,于每天清明便會遙向南方憑空祭吊,只是不知何是才是太平樂土?
袁承天從懷中取些許銀子交給這老者,便行告辭。老者還要挽留,袁承天因有要務在身,便再三謝過老者的隆情厚意,便悄悄離開這農舍,轉過身來又見濃。花廳之中,攝政王見傅傳書和那丐幫長老戴復古二人空手而歸,并不見那袁門少主的影子,心中不快,可是他又不能發作,因為此時正是他——攝政王正是重用人材之際;今次傅傳書可說盡率步兵營中精銳的兵士去緝拿區區袁承天一人,竟而一無所得,想想便來氣。他再怎么控制也是不行,于是臉上怒容顯而易見,透著殺人的決心!傅傳書一進花廳,便可以明顯感到氣氛不對,尤見這攝政王臉色不豫,神情之間透著不滿,便知是自己無能,未能拿下袁承天,讓他脫逃;所以心中頗多不滿,可是又不能太過于計較,否則英雄心生怨言,不免人人離心離德,那樣便得不償失,所以盡量收回愁緒的心。
傅傳書見這攝政王臉有不豫之色,便不落座,心知此時不能落座,以免王爺再有嗔意。攝政王多鐸見傅傳書如此舉動,心中甚是欣慰,心想合府上下,也只有這傅傳書甚知吾意,其它的人也就算了吧!戴復古也只有垂手而立,自然不敢落座。
多鐸笑道:“傅掌門你現在已是九門提督,職務非小,面見本王也不必謹小慎微了!”傅傳書忙甩袖單手叩地,行禮道:“標下曉得!如若沒有王爺力諫擢升小人何德何能居此高位!”多鐸聽在心中十分受用,笑道:“本王只是見你是個英雄,不惜助你一臂之力罷了,最緊要的還是有真實本領,否則一切免談。今日有一件大事卻要交付于你!”傅傳書道:“但請王爺說來,在下無有不尊!”多鐸道:“本王膝下的婉兮格格年歲也不小了!”他眼光看著傅傳書。傅傳書的心不由緊了緊,心想:他莫不是想將這位婉兮格格……多鐸見他顯出擔憂的樣子,心中好笑,話鋒一轉說道:“傅統領皇宮禁內你大約知道吧?”傅傳書不明白這位攝政王為何忽然之間顧左右而言它,不知其用意,只有諾諾連聲,聽他下文。多鐸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千古皆然的事情!婉兮也不小了,年已及笄!又況且當今皇帝雖有皇后,但是并無所出,所以本王便毛遂自薦將婉兮格格推薦于皇上,升為皇貴妃,擇日便議完婚;傅統領皇帝大婚之時朝中人員眾多,治安便有所繁亂,為免禍生意亂,所以我便向皇上、皇太后諫言讓傅統領人會同步兵軍營人等入駐禁內,以維持治安!此等事件干系重大,望傅統領千萬小心在意,不可以稍有疏忽,否則非但皇太后怪罪,便是本王也是不答允的,所以你務必要千萬小心在意行事!”
傅傳書聽到多鐸說這番話,心才放了下來,只是轉念一想:不對啊!我聽王府中侍衛私下里說這婉兮格格心儀袁門忠孝堂主溫如玉,而此次攝政王卻要力諫格格做皇貴妃,難道這位婉兮格格便不反對么?其實他這想法未免天真,因為自古三從四德是人的標準,她怎么可以忤逆阿瑪之意?雖然三從四德是漢人的說辭,可是滿洲人自入主中土,也是深受其影響,潛移默化之下也欣然接受,而且君臣之間也是君君臣臣的戒規,不可逾越,有時更甚于漢人,因為他們要得是長治久安,至于人的真性情也就置之不管了。今日攝政王只所以欲讓婉兮格格與皇帝大婚,其意不言自明,欲效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只是有一點他全然忘了,而今的嘉慶皇帝不比漢獻帝懦弱無力;他——嘉慶皇帝則謀動先機,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自己現在的勢力不足以和攝政王相抗衡,所以只有隱忍,以待時機;今次攝政王此舉,他也不能忤逆其意,否則便會引起他的疑心,那樣一來便步步受困,不得自由,所以縱然心不甘情不愿,也只有違心領受,這也是無法可想之事。
多鐸見傅傳書似有所思,便問道:“傅統領你想什么?”傅傳書這才從臆想之中省來,忙叉手為禮道:“王爺,標下只是想如何衛護皇家安全為主,所以……”多鐸笑道:“好,傅統領不日便是皇帝大婚之日,你也下去好好籌劃,以防萬一!”傅傳書應了聲喏退出花廳,只留下了這丐幫長老戴復古,說道:“戴長老你會同貴派的執法長老陳元龍一同守衛王府安全。”因為傅傳書此時已升任九門提督,已不能在王府效力,只有在軍營,所以守衛王府的安全便全落在這陳元龍和戴復古二人肩上。戴復古自然不能推辭,因為他們本就是多鐸王爺重金禮聘而來,又況且還有武當、少林、滄浪和僵尸門效力于王府,而王爺獨獨對丐幫垂青,其實也只是為了其龐大的勢力,便是在京都他們的丐幫門人弟子也不下萬人之眾,秘密分布于市廛坊間歌肆酒樓,所以他便十分倚重,放眼天下,難有其它幫派可以與其匹敵的,也許只有袁門可以與其一爭長短,因為袁門的宗旨便是天下苦難之人皆為異姓兄弟姊妹,不分彼此,互助友愛,天下一家;更況且他們袁門的最主要的宗旨是:反清復明,所以天下苦難人盡為其用,人人向往故國明月,人人向往眾生平等,古人尚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有,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做,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戴復古見此間無事,便告退出來。多鐸見他走遠,這才喚帷幄之后一個出來,原來是王府中的侍衛。多鐸見他神情不對,問道:“有什么事么?”這得衛低低道:“稟王爺,格格己經二日未進食,還私下說著什么死也不嫁的話!”多鐸聞言震怒道:“渾帳!”這侍衛見王爺震怒,以為自己適才說錯了話,驚得普通一下跪了下來。多鐸見他這模樣,才覺得一時失態,便輕輕嗽了一下,以為掩飾,說道:“本王不是說你!婉兮這丫頭便是從小被福晉嬌慣壞了,不懂得阿瑪的一片良苦用心,天下正不知有多少女子渴望身入皇宮,得享榮華,——可是,她——偏偏不知好,還以為阿瑪害她,你說可氣不可氣?”這名侍衛這才敢稍喘口氣,便喏喏連聲。多鐸心煩意亂,擺手讓這名侍衛下去。
晚晴側福晉看著燈光,仿佛有著心事,不自覺地打了個寒怔。夜已深了,外面王府依舊燈光如晝,還有巡視的侍衛和兵士,不知為何她近來心事煩亂,尤其今日聽聞王爺要將婉兮格格與皇上完婚,更是驚出意外,因為她知道這位格格是自己所出,性情自然的很;她不是一個市俗的人,是個心高氣傲,不落下塵的女孩子,又況且她也聽到侍衛之間傳聞說這婉兮似乎和那袁門忠孝堂主溫如玉尚有一段情,所以對攝政王此次一意行事,心中其實頗為不滿,因為他這樣做全然不顧及婉兮的感受,他只是為了個人的權謀而不惜犧牲了女兒的心愿;可是自己雖身為王府的側福晉,似乎也無力去改變,因為她也素知這位攝政王一向獨斷專行,而且一己行事,從來聽不進別人的話,所以此次婉兮和皇帝大婚已然是不可更改的事,自己縱然向王爺求告只怕無功,反而有罪。一時之間她柔腸百斷,憂愁不斷,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只覺得婉兮好可憐,因為人生在世如若不能稱意那才叫悲哀!
忽然有輕輕腳步響來。晚晴側福晉抬頭只見是那一臉淚痕的婉兮格格,只見她再無昔日嫵媚動人,反而看上去憔悴了容顏,不由得心中一酸,幾乎便要將她攬入懷中,叫一聲“可憐的孩兒!”
婉兮格格見了額娘不覺失聲痛哭,一下撲倒在她懷中,一時泣不成聲。晚晴側福晉用手撫摩她的頭頂,柔聲道:“婉兮你莫要哭了,你哭得額娘也不禁要痛哭起來!”一時間兩個人頓時成了淚人!人生世間,最苦莫過于一個情字!這一個情字害死天下多少英雄好漢!
婉兮格格哭道:“可是,額娘,婉兮不要嫁人!我要一個人終老一生,一個人守在王府,陪伴阿瑪和額娘!”晚晴側福晉道:“傻孩子,你怎么盡說這種傻話。女孩家大了終究要嫁人的,更何況你也不小了,年已及笄,不可以再這樣下去。你阿瑪也是為你好,當今皇帝有什么不好?溫爾有雅,且又睿智天成,有濟世為懷,心念天下的決心,可說是天之驕子,所以你也莫再執拗了,還是順著你阿瑪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