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被忽略的關鍵
外祖父和舅舅雖已兵權,但他們在軍中積累下的威望是不可能交出兵權就隨之消失的。
當初他那么年少便入了鎮遠將軍軍中,看起來是被沈貴妃母子排擠被父皇冷落無視所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是為了不讓秦家的威望減弱。
事實證明這一步雖危險重重但他確實走對了。
多年的拼殺不僅建下不少軍功,關鍵是鎮遠將軍的方家軍中站穩了腳成為軍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當初父皇擔心他在都城受到那些武將的支持,所以坐視他遠離都城隨鎮遠軍去了邊關。
當他建功無數在軍中聲望漸盛時,又深怕鎮遠軍會成為他的依仗急召他回都城。
可是父皇并不知道那時已太晚了,鎮遠軍在更早之前已然成了他的倚仗。
而且也正是因為他在鎮遠軍中優異的表現,讓秦家的威望在秦家軍心中也更加穩固,他們堅信終有一日他們的將軍會回來!
父皇不會知道他對武將過河拆橋及提防戒備的態度早就滋生了將士們極度的不滿。
“皇上用得著我們沖鋒陷陣殺敵的時候才會準時將糧草物資送來,邊關平定下來了我們這些將士們就只配朝不飽夕、單衣野菜!”
當時是寒冬時節,鎮遠將軍已經上了多道奏折向朝廷求糧草物資,可每一道奏折都如石沉大海般沒有消息。
北楚邊境的寒冬冷入骨髓,可將士們只能穿著單衣連頓飽飯都沒有,他們甚至都已經不在乎他皇子的身份,當著他的面肆無忌憚的抱怨。
所以當將士們知道值得他們依靠信任的將軍被急召回都城,是皇上為了替自己喜歡的皇子除掉他這個障礙時,積壓在他們心中的怒火被瞬間點燃了。
那一次便是鎮遠將軍也默許了將士們的行為。
若非他出言阻止并承諾定然會回來的話,一次會讓朝廷震蕩的嘩變是不可避免的。
他在鎮遠將軍麾下近十年,穩固的根基無人能撼動。
秦家軍那邊有他和煦白表哥的暗中經營,所有將領也都是秦家一方的,兵權雖是交出了但依舊緊握在他們手中。
剩下的只有平南軍和都城營,這兩方的兵權看起來雖是傾向于他們的,但尚未緊握在自己手中的便會生出變故,所以這兩邊都只能交給夜玄恪去把握了。
宋云夕的想法與夜玄祈如出一轍:“無論如何都必須將晉安朝的兵權牢牢握在手里!”
其實認真回想,前世六皇子派的手中也沒有什么兵權,和這一世的情景相差無幾,就算是已經手握平南軍的宋哲寧還有夜玄恪這個戰神,也是在夜玄容繼位后才打出名堂。
即便是平南老將軍也是在夜玄容繼位后被宋哲寧暗算而死的。
至于夜玄祈也都是為他說服長公主及皇室成員得到他們的支持得以順利繼位。
在夜玄容繼位后助他整頓吏治及改善科舉弊端,提拔了一些實干的地方官員,并為洪澇嚴重的地方重建堤壩……
種種都與兵權無關。
所以在沒有任何軍方支持的情況下,夜玄容究竟是怎么做到那么順利繼位的?
宋云夕可以肯定,不管朝中的武將還是邊關的將士們,拋開大義不談,便是為了自己的生死也絕不會讓夜玄容繼位。
可事實就是他不僅繼位了,而且是異常順利沒有任何風波的繼位了。
這只能說明夜玄容背后有著超乎尋常的,能對抗甚至壓制晉安朝所有軍權的兵力!
突然意識到的這個關鍵漏洞將宋云夕驚出了一身冷汗。
“晉安朝除了秦、齊、方這三方之外,還有什么人手握兵權?”
看她神色中滿是危機,就連聲音都有些輕顫,夜玄祈便知她定是想到了關鍵,認真嚴肅的為她分析了軍中的三足鼎立之勢。
“所以不可能再有人手握重兵,便是重要如都城營,論兵力也無法與此三方相提并論。”
這下宋云夕只覺得身體更冷了,是由內而外的冷。
【難道我從一開始就弄錯了方向?單憑老皇帝和沈家還有幾個文臣的支持,夜玄容怎么可能那么順利繼位并坐穩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