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第7章
德亨并不怕自己口出驚人之語嚇著家里的這些大人,因為他說的都是曾經(jīng)在大人們這里聽來的,而不是憑空而出的。
葉勤的阿瑪輔國公英額理死的時候,葉勤十三歲,還是個半大少年。小他一歲的弟弟務爾登承襲了家中爵位,降爵三等襲三等奉國將軍,又過三年,小他四歲的三弟務爾德宜恩封三等奉國將軍。
兩個弟弟,一個十二歲襲爵,一個十四歲得爵,靠的可不是他們自身的才干考評得優(yōu),而是族中人脈和母家扶持。
康熙三十四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務爾登授佐領,納喇氏的第一個孩子卻夭折了,被分出來無人問津的葉勤陷入悲憤之中許久,國公府那邊卻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慶賀務爾登授佐領之職,更不見他兩個青云直上的弟弟來安慰一下他這個失意的長兄,自此,葉勤對那府里的心就開始淡了。
轉(zhuǎn)而和頗有志向的舅兄福順越走越近,等到德亨出生,福順授了小撥什庫之職,兩家就更親近了。
兩人得閑一起喝酒閑聊之時,并不避諱小小的德亨,甚至還有意識的教他家中起源,祖宗曾經(jīng)戎馬倥傯打天下的故事,以及家里的親戚,祖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王公眾臣等等。其實就是說古,通過長輩口口相傳的家族故事,讓子孫后代不忘本。
所以,德亨不僅很快就弄明白了自己是努爾哈赤第三子阿拜的后代,還清楚了八旗作為大清的根本,日常是如何運作的。
當政者為了保證八旗官兵的戰(zhàn)力和純粹,嚴禁旗人離開駐地(在京旗人不許離開京城二十里),不許經(jīng)商不許耕種,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日常練習騎射,然后等到皇上征兵的時候出征,為自己和子孫后代掙得榮譽和爵位。
但政策是政策,規(guī)矩是規(guī)矩,等真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就會發(fā)現(xiàn),處處都有漏洞可鉆。
德亨搖著小腦袋裝大人對大舅和額娘嘆道:“王公大臣家中就不說了,咱們也不知道,光說知道的,咱們滿洲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就是蒙古和漢軍正副都統(tǒng),都統(tǒng)下的大小參領、各種佐領、將軍、校尉......”德亨一連數(shù)了十多個官職,聽的福順嘖嘖稱奇,難得他小小年紀就能將這些官職爵位記得這么全乎,“......他們哪一個不是有自家經(jīng)營的產(chǎn)業(yè)?他們被問罪,丟差事了嗎?這叫,法不責眾!咱們在他們面前,就是個小蝦米啦。”
納喇氏再次插嘴道:“那是人家祖宗傳下來的。”當初八旗入關之時,除了祖宗跑馬圈占的關內(nèi)關外土地和人口之外,還有上面安爵位品級賞賜下來的,這些都是祖宗基業(yè),傳給后代子孫的。
德亨教他額娘:“祖宗真正傳下來的是爵位,是高人一等的身份,有了為‘主’做‘爺’的身份,什么樣的產(chǎn)業(yè)后人掙不到呢?大舅,你說是不是?”
德亨本人對宗室這個身份適應良好,倒不是覺著成了宗室就高人一等了,而是站在了這個立場上,你就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有清一代的歷任皇帝為什么這么防范漢人,甚至是抵觸打壓漢人了。
無他,在
武力上可能漢人有先天弱勢,但在玩腦子玩心臟上,這些連字都認不明白的“韃靼人”是真的比不過漢人的。
反正德亨就沒少見旗人被民人占便宜而不自知的事。別看民人被趕出了內(nèi)城,但他們?nèi)耘f有法子吸八旗官兵的血。
還是那句話,不分種族和男女,每一個團體里,都有好人壞人,都有聰明的人和愚鈍的人,都有擅于謀算擅于文治和擅于聽令擅于武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