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黑斯廷斯狂熱
第448章 黑斯廷斯狂熱
《立憲報》1833年4月6日刊,文藝專欄‘1833年的巴黎音樂季’,《李斯特與黑斯廷斯,虛假與真實的狂熱》。
作者:海因里希·海涅。
我常常聽各位音樂同好者說,當今巴黎只有三位鋼琴家值得認真關注。
即:弗雷德里克·肖邦,這位能夠演奏出美妙樂章的鋼琴詩人,但不幸的是,他在去年整個冬天都病得很重,幾乎見不到他的身影。
然后是雅各布·門德爾松,這位音樂界的紳士,他不需要觸摸鋼琴就能受到任何地方的歡迎,他的樂聲高雅純凈,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似乎真的把自己的才華看作是一種簡單的屬性,在巴赫的諸多傳承者當中,唯有他是最得其神髓。
然后便是我們親愛的李斯特先生了,盡管他有著種種反常和粗野,他仍然是我們親愛的李斯特,此時此刻,又是引起巴黎上流社會騷動的元兇。
是的,他就在這里,我們的弗朗茨·李斯特,一切可能的勛章的流浪騎士,哲學和雙八分音符的博士,或所有想象得到的怪念頭,奇跡的音樂博士,再次崛起的花衣魔笛手,新一代的浮士德,身后總是跟著一只名為貝洛尼的貴賓狗,這就是尊貴的李斯特!
他就在這里,一位現代的安菲翁,他用他的和弦撥動建造巴黎圣母院的石頭,使它們聚集在一起,就像底比斯的墻壁一樣!他就在這里,一位當代荷馬。德意志、匈牙利和法蘭西,這三個最偉大的文明,都宣稱自己是荷馬的故鄉,但只有七個小鄉鎮在爭搶吟唱《伊利亞特》的歌手!
他就在這里——阿提拉,他是所有古典鋼琴的“上帝之鞭”,它們一聽到他到來的消息就顛抖不已,現在又一次在他的手下顛抖、流血、哀號,我覺得動物保護協會真應該好好關照它們!
他就在這里,他是他那個時代瘋狂,英俊,丑陋,神秘,可怕,而且常常非常幼稚的孩子,身型高大的侏儒,拿著匈牙利榮譽之劍的瘋狂奧蘭多。今天聽起來健康而明天又會生病的弗朗茨·李斯特,他的魔力支配了我們,他的天才迷歌了我們,他的胡言亂語迷惑了我們自己的感覺,讓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表現的愿意為他忠誠服務,讓人們知道他在這里取得了令人興奮的巨大狂熱。
我們坦率地承認他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事實,但是我們如何根據自己的個人觀點來解釋這個事實,或者我們是否同意,抑或拒絕對這位杰出的音樂大師表示我們的個人認可,對他來說可能是一件極其無關緊要的事情,因為我們的聲音只是一個人的聲音,而我們在音樂藝術中的權威并不重要。
當我在倫敦的時候,我聽說了倫敦的阿斯特里劇場內發生的集體性突然昏厥,而一位年輕鋼琴家當時剛好在場。國王列席了他的演出,婦女們紛紛拜倒在他的腳下,很多人都為他失去理智。當時,倫敦的大眾報紙長篇累牘地報道這場音樂會乃至于他的若干惡作劇行為,更是激發了大眾對于他的狂熱。
在擁擠且壓迫的人群中,魔鬼釋放出電流般的動作,狂喜的感染力,或許還要加上音樂本身具有的磁性,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的一種精神疾病。
在上周巴黎歌劇院舉辦的鋼琴獨奏會上,迎接他的掌聲是多么熱烈啊!人們把花束扔在他腳下,他在勝利的喜悅中如此平靜地讓花束飄落在他身上,然后又優雅地微笑著,把從一束花中摘下來的紅色山茶花別在紐扣眼中。
我相信,這些問題都與主管貞潔、生育與治療疾病的神明博納迪亞有關。然而,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并沒有深埋在如此驚險的海淵內,而只是漂浮在平淡無比的水面上。
何時安排女士昏倒,何時安排人送花,何時安排人尖叫,在這門藝術當中,李斯特可謂是個天才。
很多人以為我會反駁他們的話,但如果你們真的這么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我不否認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擁有這種魔力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