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熟人
——
盛修沒說“熟人”是誰,好像只是隨口一問就揭過了這個話題,花祈夏滿頭霧水地掛了電話。
不過很快,她就知道她哥說的人究竟是哪位了。
第二天中午,李行簡約了花祈夏在濱海校區外吃火鍋。
期間她把花祈夏選擇的那位外國導師信息傳給了自己的朋友,很快就收到了回復。
“這位樸尚隱老師的名字我之前也聽說過,好像是前年還是去年來著,G國教育委員會的副秘書長帶了一行人到華國的幾所大學訪問,當時我也去了,這個老師就是G國隨訪教授之一?!?br/>
花祈夏夾了幾根筍絲放進瓷碟里,問:“學姐,那這個樸老師人怎么樣?”
“這個……我倒是記不清了。”
李行簡努力回憶,還拉著她手機里那群大佬朋友們一起回想,“只記得我們幾所大學要和G國簽一個什么合作協議,加強文化合作嘛,他好像作為代表還發了個言,其他我就不記得了,不過聽圈內人說,這個老師挺出成果的?!?br/>
花祈夏點頭,這些她在資料里也看到過:“對,他以前的研究都是G國本土文化,最近這幾年我見他開始轉向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了,是G國本土漢語教學協會的負責人之一,我覺得,嗯,這一點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她放下筷子,思忖道:“如果能借助這位外國老師的平臺和人脈認識到目前華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現狀和優缺點,我想對以后我們自己優化交流路徑和方式會很有幫助?!?br/>
聽到她這么說,李行簡倒是對花祈夏有些刮目相看了,“優化?這詞有點兒意思。其實漢教和外文專業更適合做這方面的對外研究,我倒是覺得我們更適合對內,不過看起來,學妹你已經有自己的見解了?!?br/>
“見解可談不上?!被ㄆ硐恼f,“就是以前——課上課下,包括這段時間收集資料以來的一些想法而已?!?br/>
李行簡學姐說的沒錯,對于花祈夏這個專業而言,雖然說在文化大類里她有條件和資格去做對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但一般情況下,本專業學生還是會選擇更契合“傳統”“傳承”“內部建構”等諸如此類的路徑。
花祈夏承認自己在做出選擇時,是有那么一絲“厚此薄彼”的私心在的——
雖然,她同樣熱愛自己專業那些歲月沉淀的非遺與民俗文化,但比起那無數默默無聞的匠人和搶救傳承者,她更期待能將這些瑰寶推向更廣闊的平臺,讓這片故土之外的世界聽見這悠遠不息的歷史低吟。
年輕莽撞的女孩不否認自己是個“俗人”:她隱晦地認為,將這樣優秀耀眼的文化傳播海外,似乎,在價值和貢獻上,都要顯得更“高大上”一些。
在這個全球化像脫了韁的野馬般撒丫子狂奔的今天,花祈夏心想,第二種選擇,是不是會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