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破曉新途,勾勒電影多元融合的綺夢華章
確定了以人工智能與傳統文化傳承為主題的新電影項目后,蘇然和夏晴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籌備工作中。他們再次召集了核心創作團隊,在公司那間充滿藝術氛圍的會議室里,一場關乎電影未來走向的激烈討論正在上演。
“這次我們要打造一部真正具有開創性的電影,將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完美融合。但具體該如何構建故事框架,大家暢所欲言。”蘇然目光堅定地掃視著在場的每一位成員,眼神中透露出對新作品的無限期待。
年輕編劇林悅率先發言,她的眼神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我設想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輕的人工智能科學家,他偶然間接觸到瀕臨失傳的中國京劇藝術,被其獨特魅力深深吸引。于是,他決定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京劇的唱腔、表演形式進行數字化記錄與創新,試圖讓這門古老藝術重煥生機。在這個過程中,他與一位堅守傳統的京劇藝術家產生了觀念上的碰撞與融合。”
“這個想法很新穎,不過在展現兩種觀念沖突時,要避免簡單地將傳統與現代對立起來,而是要挖掘二者內在的共通點和互補性。”資深編劇趙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補充道,“比如,京劇藝術家雖然對新技術心存疑慮,但在與科學家的合作中,逐漸發現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保存和傳播京劇藝術,從而轉變態度。”
夏晴微微點頭,陷入沉思:“大家的思路都很有價值。但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共鳴。或許可以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國際文化交流的大舞臺上,讓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共同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創新中來。這樣既能突出電影多元融合的主題,又能展現全球文化在科技浪潮下的交流與合作。”
經過數小時的熱烈討論,大家逐漸明確了電影的大致框架,但在具體的情節設計和角色塑造上,仍然存在諸多分歧。
“關于主角的性格特點,我覺得應該突出他的創新精神和堅定信念。畢竟他要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推動京劇藝術的數字化轉型,沒有強大的內心是不行的。”負責角色塑造的美術總監陳宇說道。
“可是,我認為主角也需要有豐富的情感和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他對京劇的熱愛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而是要深入到文化的內核,這樣才能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另一位編劇提出了不同看法。
蘇然認真傾聽著大家的發言,思索片刻后說道:“大家的觀點都很重要。我們塑造的主角,不僅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創新的行動,更要有感性的認知和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在面對傳統與現代的沖突時,他會有迷茫、會有掙扎,但正是這些情感波折,才能讓他的成長更加真實可信,也才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電影所傳達的主題。”
在確定了故事和角色的初步方向后,蘇然和夏晴開始為電影的資金發愁。新電影的拍攝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用于搭建高科技的實驗室場景、制作逼真的京劇舞臺特效以及邀請專業的人工智能專家和京劇藝術家作為顧問。他們拿著精心準備的項目策劃書,四處奔波尋找投資方。
在一家頗具影響力的投資公司會議室里,蘇然正激情澎湃地向投資方闡述項目:“劉總,您看,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視覺盛宴,更是對傳統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融合的深度探索。我們計劃與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科研機構合作,確保電影中的技術呈現真實可信。同時,邀請多位國家級京劇大師參與指導,保證傳統文化元素的原汁原味。憑借我們過往作品的口碑與團隊實力,這部電影必將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轟動,帶來豐厚的回報。”
劉總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微微皺眉:“蘇導,夏總,你們的創意確實很吸引人,可這類題材的電影市場風險較大。人工智能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雖然新穎,但觀眾是否買賬還很難說。而且,拍攝成本如此之高,我們需要謹慎考慮。”
夏晴連忙說道:“劉總,如今觀眾對有深度、有內涵的電影需求日益增長,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我們已經與多個國際文化組織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他們將為電影提供專業支持與宣傳助力。并且,我們會嚴格把控預算,每一筆資金都將用在刀刃上。”
盡管蘇然和夏晴據理力爭,劉總依舊猶豫不決,只表示會再研究研究。接連拜訪了幾家投資機構,得到的回應大多相似,這讓蘇然和夏晴感到壓力巨大。
回到公司,兩人疲憊地坐在辦公室里。夏晴揉了揉太陽穴,憂心忡忡地說:“蘇然,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資金籌不到,項目根本無法啟動。”
蘇然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別急,我們再拓展融資渠道。除了投資機構,還可以試試眾籌,發動影迷和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力量。同時,聯系一些對科技與文化融合有興趣的企業,爭取他們以贊助或合作的方式參與進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四處尋找資金的同時,創作團隊內部也出現了分歧。在討論一場關鍵場景時,特效團隊和導演組對于場景的呈現風格產生了激烈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