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山(二)
他們以權勢壓住張健、周健齊這些人不敢吭聲,但如果給張健重回嘉鴻集團的機會,他能忘掉以前的舊事,兄弟相逢一笑泯恩仇?
而且重組嘉鴻集團以來,朱金奇以及朱瑋興或有意或無意,都將一批有些能力,但以往更親近張健的中層、基層管理人員,壓制住不給他們冒頭的機會。
朱祎琳之前組建團隊,能將徐曉冬等十五六人拉過去就相當不容易了,就算隨著業務的擴大,還可以從集團內部進行人事調劑,但都是分散的,不會對他造成什么威脅。
然而,就在朱祎琳宣布接納張健加盟瓶裝水公司擔任副總的當天,集團各部分,包括他與朱瑋興兩大事業部,總計有六十余人同時遞交職務調動申請。
嘉鴻對瓶裝水公司持股僅25%,但瓶裝水公司在組織架構上,仍然屬于集團子公司。
員工想到瓶裝水公司任職,只需要遞交職務調動申請,通過批準后就可以辦理辭職、入職手續。
這相當于張健剛加入瓶裝水公司的當天,就直接形成自己的勢力。
倘若這六十多人,都是張健從外面帶過來的還好,但這六十多人都在嘉鴻擔任中層、基層管理職務,對嘉鴻上下的業務以及人脈關系都極其熟絡。
更關鍵的是,朱金奇并不清楚集團上下有多少人惦念著張健的好、舊情;更何況張健怎么可能會釋懷他們之前的舊怨?
這相當于張健入職的第一天,就直接將他在嘉鴻的根,快從土壤里拔出來。
朱金奇怎么可能不急?
沈君鵬、孫仰軍、袁桐他們臉色也很難看。
當初將張健、周健齊、羅學嘉、趙紹良踢出局,他們可沒有辦法拍拍屁股,說跟他們沒有關系。
張健、周健齊、羅學嘉、趙紹良這些人當時沒敢鬧事,說到底也是畏懼他們身后的權勢。
張健內心深處不可能對他們沒有怨言。
他們對嘉鴻保持足夠的影響力,甚至不在鴻臣之下,除了總計持有40%的股份(含沈君鵬、樂宥個人持股),在嘉鴻董事會擁有三席位置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朱金奇在嘉鴻集團管理層占據極重要的地位,在嘉鴻集團內部的掌控力要強過朱瑋興,甚至不在朱鴻召之下。
有朝一日,他們倘若想將業務發展穩定的嘉鴻集團,裝進他們控制的上市殼公司,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