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東山區的出路
市招商局作為商業局下屬的二級局,主要起聯絡、協助作用,重要性不夠突出。
在去年的招商引資大會活動里,蕭良對市招商局副局長曹帥印象挺深,以為他留在市招商局,發揮的作用有限,覺得王行揚可以想辦法將他調到東山區來,更能發揮他的潛力。
“一些關鍵性的隊伍,肯定要考慮重塑,抽調精兵強將加強,”王行揚說道,“曹帥我過兩天找他聊聊,看他愿不愿意到東山區來。不過,你還得幫東山提點更具體、更實際性的思路?。罕热缒阒疤岬妮p工制造產業集群、古江口深水港以及蓄電池產業基地啥的?!?br/>
“東山區具體要怎么發展,我肯定沒有辦法越俎代庖去指手畫腳說什么,”蕭良說道,“我只能從南亭實業自身的發展,找幾點跟東山區有所契合的聊聊,看能不能拓展王書記你的思路。”
“你說?!蓖跣袚P說道。
蕭良說道:“新的中試基地,對工業配套要求較為苛刻,我還是打算放到獅山灣工業園,但研發中心還是會留在東山區進一步發展。工學院現有的學術資源,未必就能支撐蝸巢科技產品技術研發的需求,我后續會考慮尋求跟其他一些高水平高校的合作。不過,我個人還是希望東洲的院校能更快、更好的發展起來,也會竭盡所能提供支持;即便這個難度非常大……”
現代高水平的產品技術研發,涉及環節太多,不是三五個科學家拍腦袋,三五天就能解決的。
高水平的項目帶頭人不可或缺,但同時更需要大量從事基礎研究工作、耐得寂寞,長期拿著試劑瓶坐在實驗臺,或日以繼夜敲打代碼的技術民工參與進來。
蕭良下一步會不斷引進更多的頂尖科研人員參與他們的項目研究,但更多從事基礎研究工作的人員,現階段只能盡一切手段的挖掘東洲本土院校的資源。
然而除了工學院等院校的學術水平參差不齊外,這些院校的封閉性、自成一系,都決定了挖掘的難度。
東洲院校目前在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新興學科建設上,都存在嚴重的不足,更不要說開展高水平研究了。
而東山區將來想在技術及資本密集型產業上有所作為,如何更好的利用、發展主要集中于秀山街道的院校資源,也是真正能為這座城市建立功勛的大課題。
九三年、九四年,國家連續頒布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與實施意見,提出高等教育改革重點要放在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上,改變當前條塊分割的弊端,形成以省級政府為主的新體制框架。
在國家推動下,很多部屬高校要么劃給地方,要么從各部委、總公司脫離出來,劃轉到教育部管轄,掀起院校合并的高潮。
地方院校也蠢蠢欲動起來,開啟學院合并升格大學的序幕。
可惜的是,東洲三座設有本科專業的主要學院,工學院、醫學院以及師范學院牽涉太多的利益及主導權紛爭,地方財政又捉襟見肘,沒有底氣給予積極支持,最終拖到零四年才合并成立東洲大學。
零四年才升格為大學,還是太晚了,錯過新學科建設、招攬頂尖研究型人才的最佳時機,前世東洲大學在應用型大學這個龐大的群體里,也只處于較低層次上,不要說去觸碰研究型大學的門檻了,影子都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