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日銷的野心
嘉鴻集團年后就進一步往華東二區(閩贛徽)拓展銷售及經銷網絡,鴻惠堂瓶裝純凈水下一階段將產量提上來,也就自然而然在華東二區,將取代鴻惠堂草本涼茶與嘉鴻茉莉紅茶,成為主推產品。
同時嘉鴻集團第一期總計年產七億瓶PET包裝飲料的產能建設,此時也徹底完成;短時間內朱祎琳的瓶裝水項目也不會遭遇產能瓶頸。
只要朱鴻召鼎力支持,有種種便利條件,鴻惠堂瓶裝純凈水,六月中下旬之前,在整個華東地區突破五萬箱日銷,并非什么難以想象的事情。
與嘉鴻集團確定的各環節費用太高了,即便日銷突破五萬箱依舊很難有什么利潤,但這將是一個令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數字。
而只要朱祎琳能將鴻惠堂瓶裝純凈水做出這樣的日銷,往后不管有沒有朱鴻召的支持,在嘉鴻的地位都將徹底碾壓朱金奇、朱瑋興這些水貨。
銷售旺季之前的日銷突破五萬箱,也就意味著年銷量有望突破三億瓶。
對嘉鴻集團目前已經建成的七億瓶年產能來說,能將近一半的產能潛力直接發揮出來,從而徹底避免掉嘉鴻集團在產能建設投資上的浪費。
也就是說,朱祎琳的瓶裝水項目哪怕不賺一分錢,嘉鴻集團也將無法擺脫對瓶裝水項目的依賴。
這段時間諸多瓶裝水廠商為了反擊嘉鴻,將嘉樂科技的舊賬翻出來,在媒體上大肆報道,對鴻惠堂瓶裝純凈水的銷售影響很有限。
一是掀起輿論戰之初,朱祎琳團隊就強調到瓶裝純凈水的生產過程簡單可控,成本低廉。
二是瓶裝純凈水使用的是鴻惠堂品牌商標,也是保健品風暴中沒有直接受到沖擊的品牌,與“嘉樂靈芝液”存在護城河,但朱金奇以及朱瑋興所負責的項目卻難免會受輿論反噬。
也就意味著,哪怕朱金奇與朱瑋興所負責保健品、茶飲料業務,得益于出廠單價遠遠高過瓶裝純凈水,總的銷售額短時間內也將壓過瓶裝純凈水,但在那么多營銷渠道資源的投入情況下,對建成產能的利用,甚至僅有瓶裝純凈水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
在兩邊都不能產生利潤的情況下,瓶裝純凈水對產能的利用是其他兩大業務板塊的四倍以上,實際是有效避免了嘉鴻集團的巨額虧損,也將是朱鴻召主持嘉鴻集團八九個月以來,就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的關鍵。
這時候在嘉鴻集團內部,朱金奇、朱瑋興還憑什么跟朱祎琳爭搶地位?
哪怕嘉鴻集團在瓶裝水項目持股才25%!
又恰恰是嘉鴻集團在瓶裝水項目持股僅25%,朱瑋琳在嘉鴻集團的地位將更為獨特。
蕭良將朱祎琳她們的方案草草看了一遍,很敷衍的說道:“還行吧,可以了,我水平不行,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