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你行你先上
“我們就算一個月內先實現瓶裝水的小批量生產,”朱祎琳說道,“你們能拖到三月再進行瓶裝水的宣傳嗎?”
“只要你們確定一個月內就能推出瓶裝水,就可以先在媒體上,對那些剛賣三元一瓶的水企開炮,把嘉鴻的聲勢先炒起來,”蕭良說道,“我們前期也會做一些廣告宣傳,但會集中在市場預熱上,不會急著公布價格策略。如果我們這么決定下來,我們還可以在媒體上先公布推出瓶裝水的具體日期,方便你們趕時間……”
“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急著推出瓶裝水,跟新澄瑞的PET瓶大宗供貨價格談判可能就會處于被動。”朱祎琳皺著眉頭,發愁的說道。
嘉鴻的飲料產能建設初步完成將高達六億瓶之多,哪怕實際僅發揮四成的產能,大宗PET瓶供貨每下調一分錢,則意味著兩百四十萬的成本變動。
對嘉鴻而言,跟新澄瑞的PET瓶大宗供貨價格談判,優先級是遠遠高過瓶裝水項目試水的。
“這個其實很簡單,”蕭良說道,“我電腦里正好有一份PTE塑料制造建廠項目方案,可以給你看兩眼……”
南亭實業能跟新澄瑞將PET瓶大宗供貨價格談到這么低,后續還打算進一步壓低新澄瑞的供貨價格,并非說郭秉廂、趙瀚聯合裕固技術成立的新澄瑞是蕭良親自引進到南亭工業園落地的,也并非說蕭良與郭秉廂、趙瀚的私交有多親密。
說到底很簡單,新澄瑞不能給南亭實業足夠優惠的大宗供貨價格,南亭實業隨時有能力建造自己的PET瓶工廠。
甚至新澄瑞因為自身的管理及成本控制不力,導致供貨價格畸高,蕭良也會隨時考慮建造自己的PET瓶工廠,或者更換PET瓶供應商,誰都不慣著。
甚至連建廠方案都提前準備好。
唯有新澄瑞對南亭實業有所裨益,能共同促進整體成本一步步下降,它們才得以在整個供應鏈里擁有一席之地,而非其他。
蕭良回到屋里打開電腦,給朱祎琳看他們早就準備好的PET瓶工廠建廠方案。
PET瓶級工程塑料目前到岸價每噸高達六千元,“腦健靈”所采用的厚壁PET瓶,每只僅材料成本就高達三毛,茶飲料PET瓶材料成本則為一毛五分錢,但瓶裝水采用薄壁PET瓶,材料成本將控制到一毛左右。
嘉鴻在與新澄瑞的博弈中落在下風,一方面是內地PET塑料制品生產規模還很有限,成本對外不透明,另一方面是剛剛經歷嘉樂科技爆雷所誘發的風暴,嘉鴻對直接投資配套產能建設的能力以及意愿都很低。
這種情況下,新澄瑞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不對嘉鴻開一點高價,不是對不起他們自己嗎?
倘若嘉鴻對PET塑料制品的生產以及成本控制有所了解,甚至為了降低采購成本,意圖自行投資建造PET瓶工廠,跟新澄瑞還有什么不好談的?
新澄瑞也不可能真希望嘉鴻自建PET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