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天帝尊位
這邊平山王和槐王兩個搞得如火如荼,那邊阿薩辛,莫雨和穆玄英三個也是不差。畢竟都三百年了,阿薩辛在人間傳下了明教,憑借著明教“凡我弟子,同心同勞”的教義,明教已經(jīng)廣傳大千世界。
阿薩辛傳教的時候,自然不是只傳明教的,在明教穿下之后,阿薩辛往里面注了不少水,摻雜了不少私貨,不過明尊不僅不在意,反而將明教獲得的信仰之力只收了三成,剩下的七成都給了阿薩辛。
大千世界何其大,尤其是在仙道宗門都差不多沒了的現(xiàn)在,“眾生皆苦”這四個已經(jīng)不再是精神上的空虛,更多的還是物理上的痛苦。
所以,明教教義一出,再加上阿薩辛確實也在降妖除魔,明教的信徒的數(shù)量堪稱指數(shù)級增加,信仰之力自然也是不少,而借助著明教帶來的這些信仰之力,阿薩辛已經(jīng)隱隱約約碰到了主神的壁壘了,突破主神境界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莫雨這個武者也已經(jīng)突破了大宗師的限制,成為了陸地仙神。一拳揮出,天崩地裂,一掌拍出,冰天雪地,聲勢浩大,如仙似神。再加上多年來斬妖除魔積累下來的威望,莫雨也被人稱之為“寒霜武圣”。
唯有穆玄英有些奇怪,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還好,但是時間久了,穆玄英卻似乎得到了什么莫名其妙的加持一樣,修為長勢之快,便是才情最高的阿薩辛也追之不上。
如今已經(jīng)突破了天仙的境界,但是修為越高,穆玄英的給人的感覺越發(fā)的奇怪,雖然表面上和之前沒什么區(qū)別,但是和穆玄英一直在一起的莫雨卻能感受到這種不同。
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歷經(jīng)了不少艱難險阻,同甘共苦過的小伙伴,雖然不說對于穆玄英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但是莫雨還是很清楚穆玄英的為人的。
穆玄英本就是一個溫軟的性子,哪怕當(dāng)年因為《空冥訣》的事,他們兩個被大唐江湖里的大半勢力追殺,經(jīng)歷了各種人情冷暖,但是穆玄英仍然還是那個熱心腸的毛毛。
哪怕是他們的敵人因為他們兩個的設(shè)計而死,也會感慨良多,哪怕被人背叛,算計也還是相信著這個世界上仍然有真善美的存在,最后加入浩氣盟,更是受到了浩氣盟盟主謝淵的影響,形成了一副嫉惡如仇的性子。
“長空令下,余孽不生。天道不滅,浩氣長存。”這雖然不是對于性格的描寫,但是其中所蘊(yùn)含的意志絕對是浩氣盟,尤其是謝淵本人的主張。
大唐江湖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世人只是羨慕江湖俠士們的逍遙自在,卻看不見那些江湖俠士們在江湖中風(fēng)雨飄搖,歷盡磨難的時候。
每時每刻都有無數(shù)的俠士進(jìn)入江湖,同一代的武者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能夠混出名聲的有多少諸多宗門之中,每一個宗門每一代最少也有數(shù)百人進(jìn)入江湖,但是最后剩下的也只有掌門,長老幾人。
說江湖吃人不吐骨頭都不算是夸張描寫,再這樣的江湖中想要活下去,智慧,毅力,實力,甚至是某些陰謀詭計都是必要的。在這個地盤上,很難去確定一個人的善惡好壞。
如今江湖所謂的善惡不過只是陣營而已,同為秩序一方,浩氣盟是象征著守護(hù)平民,守護(hù)各大宗門利益的一方,而惡人谷則是自在隨心,肆意妄為的那一種。
當(dāng)年謝淵建立浩氣盟的本意除了對付惡人谷之外,也是想要懲奸除惡的,但是后來他發(fā)現(xiàn)善惡這種東西很難去衡量,尤其是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江湖中,根本沒法準(zhǔn)確的分辨善與惡的差別。
所以謝淵只能勉力維持江湖的平衡,穩(wěn)定,將各種沖突規(guī)范在兩大陣營的沖突中來,也算是變相的劃定了江湖的秩序。
不過,穆玄英卻傳承了謝淵的想法,哪怕是拜了楊牧玄為師也不曾改變這種想法,懲奸除惡永遠(yuǎn)是穆玄英的人生信條,他的劍道之中就帶著煌煌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