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天才的怒火
伊莎貝爾的父母都是死于這種情況。
所以即使是學派中罕見的才,伊莎貝爾對古老典籍的研讀也必須嚴格遵守教會內部規定的準則,曾經有一份不足三尺的卷軸,教會以逐字逐句轉述的方式交付到她手中,整個研讀的過程花費了5年時間。
但也正是教會這種嚴謹到近乎苛刻的態度,讓伊莎貝爾這位才學者得以順利地活到成年。
在嚴苛的規則體系之下,伊莎貝爾的敏銳嗅覺、冷靜思維以及強大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解能力,還有在將近十年的體系化學習中積累下來的知識,讓她成為了教會詭秘學派新一派傳承者的代表人物。
年僅21歲,她的身上已然具備那些步入暮年的老學者們才擁有的學術視野和獨特氣質。
在這10年的時間里,伊莎貝爾一直都沉浸在學習中,心無旁騖,她的賦使得教會將她細心呵護了起來,就連那些通往遠古墓地的科考工作也不允許她參加,她只需要坐在教會大堂里,按部就班地接受來自于契約組織下發的“學習文件”即可。
直到今,她迎來了學習生涯的第一個嚴峻挑戰。
承載著“思考之眼”的女孩遭受到來自于某個黯影的惡意詛咒,她與她同輩們被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解除詛咒的方法。
伊莎貝爾興奮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自信心開始遭受到嚴重打擊甚至于到后來蕩然無存,僅剩那壓在心頭的潰敗福
這一次發放到伊莎貝爾手中的典籍殘卷與以往她所接觸過的任何一份典籍都不一樣。
她熟知這份典籍上的每一個符號與字體,這一古老語言對她來已經算是有較長的研讀經驗的,可是當那些逐個的字體結合成語句之后,伊莎貝爾發現她完全無法理解典籍上所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在最開始,她還勉強能夠理解一些簡單的陳述性語句。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壓力的疊加,她開始發覺自己越發變得“愚鈍”了起來。
甚至于昨摘抄翻譯下來的筆記,自己都看不懂了。
她的情緒逐漸起伏波動,那些古老文字中敘述的內容她一丁點兒也看不進去,也無法消化,就好像有什么東西在阻隔著她的思維進行運轉一樣。
一種莫名的恐慌感覺開始在心頭蔓延、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