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四月一
第207章四月一
“楠薇作為一座伴著河流發展起來的城市,這里的人卻對水源沒有任何崇拜感,或許是因為這片土地從來沒有經歷過旱災,當然,其中一部分原因也要歸咎越大瘟疫時期病毒順著河流傳播的這一事實。”
“總而言之,楠薇人骨子里對水源缺乏起碼的感恩,在這里的傳統觀念里,水源只是一種工具,這也是他們開發運河大力發展貿易和工業的初衷。”
“很長時間之前,我對楠薇城有過一段很短暫的考察,這里的民俗文化很奇特,他們更注重現實,準確點,應該是更加看重人本身,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這一點從本地特有的亡靈節日就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對死亡都如此豁達的族群,自然不會過分拘泥于一些繁文縟節,這也是我喜歡這座城市的原因。”
……
馬車駛入楠薇城。
這名風塵仆仆的男人沒有停下記錄的鋼筆,將自己沿途的所有感受與想法全都寫到了隨身的筆記本上。
從這里的建筑風格,到民眾日常的傳達、交流用語,基本上看到什么,他就隨手記下一些內容。
“與十年前大不相同的是,我在這里看到了很多教會的元素,作為國教的發源地,楠薇城骨子里其實并沒有很強烈的宗教意識,但樸實的民眾會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們是大瘟疫中受災最重的一座城市,也是第一座接受教會的救助并且重新煥發生機的城市,教會拯救了這座城市,他們也順從內心,擁抱了教會。”
“我永遠忘不了五年前那些援助密斯卡托尼克流域的楠薇人,他們從深淵中脫身之后,第一時間投身到與病毒對抗的戰爭中,那是我經歷淺薄的前半生中為數不多感到震撼的時刻,震撼楠薇饒無私,亦或者,是人性的偉大。”
男人一筆一劃地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了下來。
馬車行駛在運河畔的街道上。
今的楠薇城街頭尤為擁擠。
很多身披黑色斗篷的民眾環繞在運河兩側的街道上,男人、女人、老者、甚至是孩童,很多人都出現在街頭。
他們帶著從家里拿來的清潔工具,互相閑聊著,一邊清掃河畔的街道。
男人所乘坐的馬車走走停停,一眼能望得到頭的街道也變得漫長了起來。
但他并沒有生出任何不耐煩的情緒,只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街道上的黑袍人。
“今是4月1號,對于楠薇人而言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五年前的今,楠薇城戰勝的瘟疫,在送走病毒的同時,也送走了上千名奔波在城市街頭為抗疫事業付出生命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