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油王?
“能再多掙一手不提,還能養活兄弟,把煉油廠做大。”
他覺得軍火生意雖然大,但是不穩定,煉油廠則是長久買賣。拿石油的風險是高,但做得好就是粵省油王。將來直接到中東進口石油,都能安安穩穩的印鈔票。
想要省事,把大部分石油,批發給國內油企,依舊能多掙些錢。
尹照棠臉色也浮現少見的猶疑,嚴肅道:“兩個主意都不錯,明天晚上有場慶功宴,我得同黃生好好聊聊。”
第二日,國內的海外賬戶,便收到伊方轉賬。余下七千萬的石油現貨,還留在紙面協議上。
其實黃哲,梁漫平等人,也對那批石油在做討論。
客觀條件下,八十年代,國內缺少護航能力,確實希望尹照棠能拿石油。
可人嘛,要什么便宜都占,就真沒朋友了。在慶功宴上,黃哲主動提出美元付給傭金,并說明國內會派油輪把石油運回來。
尹照棠沉吟一番,斟酌著道:“黃生,國內要系能租借兩艘油輪到東方海外,我可以拿石油。”
油輪是國際海運中,專門用來裝運石油的大輪船。照國際郵輪標準來講,運載能力得十萬噸以上,才能稱作大型油輪。
這其實就是一個海上油倉,可通過油泵,自動抽送石油。省掉裝載環節,比貨柜輪船裝載油桶更節約成本。
上次的十萬桶油,重量一萬多噸,用東方海外的貨柜船裝運載,勉勉強強。七千萬的石油可有十幾萬噸,用貨柜船不僅要裝載環節,還需要多跑幾趟。
而由于發展戰略的問題,東方海外先前專注集裝箱運輸,并不采購油輪。向國內租借海外,其實就是要改變東方海外的運營結構。
黃哲,梁漫平幾人互相對視,已是看明白尹照棠開出的條件了。中港協力,改組東方海外集團,發展油輪運力,為長期石油運輸做好準備。把一單短期內的生意放長遠,那么神仙棠就可以用石油結算,幫國內省下一些功夫。
同時叫國內替他完善石油運輸能力,為未來長期的石油生意做好支撐點。看來神仙棠真是打算做油王啊!
梁漫平笑著回復:“我看過報紙,大連造船廠,好像能造油輪,幫你打電話問問咯。能不能成,我都不敢保證。”
尹照棠舉杯酒杯,笑道:“盡力而為嘛,實在不行,我都還有美金收!”
“哈哈哈。”
眾人大笑不已,幾個億的訂單都攜手拿下,三兩艘郵輪,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