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神秘的大佛
中國內地八十年代公認票房過億的電影有四部,《神秘的大佛》、《喜盈門》、《白蛇傳》和《少林寺》。
在這四部電影中,《白蛇傳》、《喜盈門》觀影人次都超過八億。
《少林寺》其實是四部電影中最少的,觀影人次達到5.7億。
根據中影老總胡建的工作總結報告,當時放電影一共有三種規格的放映機,其中35mm膠片機主要在城市放映,平均票價1毛,《少林寺》的城鎮觀影人次三億多。
另外兩種規格是在農村,大多免費,兩者相加的話,《少林寺》的總票房不會超過4000萬。
《少林寺》主要牛逼在海外影響力巨大。
1982年,中原電影公司在戛納擺攤,《少林寺》受到空前歡迎,賣出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權。
隨后在多國引發觀影狂潮,比如在日本票房達到28億日元,波蘭的觀影人次刷新紀錄等。
有人把《少林寺》的票房高歸結于中美建交,電影里展示的中國風景引發了海外游子的思想之情什么的,都是純扯淡!
中美建交跟波蘭沒關系吧?波蘭沒有中國的海外游子吧?還不是被《少林寺》給征服了。
《少林寺》牛逼在它里面的功夫打斗在當時的世界影壇獨一無二,精彩絕倫。
其實左翼電影公司的電影大多是在國內拍攝的,都樂衷于展示國內的風景名勝。
比如張鑫炎1980年導演的《白發魔女傳》在黃山實景拍攝,這風景夠好了吧?
結果票房也就百萬,在東南亞發行無人問津。
兩年后,張鑫炎帶著《少林寺》在香港上映,票房暴漲到1600萬港幣,隨后橫掃全球。
這只能說明:李聯杰、于承惠、于海、計春華等武術家們牛逼,為動作電影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把世界人民都看嗨了。
說回《神秘的大佛》,這是一部值得被銘記的電影,因為它開創了中國商業電影的先河。
在當時,因為太過超前,上映之后受到了猛烈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