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地球簡史5
有很多人都覺得鯨魚那么大,跟濾食微生物那樣小到肉眼都看看不見的東西跟鯨魚這個體型實在是很是不搭啊。
天幕視頻不會理會大家的想法,依舊接著播放。
【這個時的動物,很多都是靠濾食來獲取營養,所以很多動物都長有很多軟軟的纖毛,這些纖毛在海水里擺動,來捕獲營養。給大家看一張照片(放出圖片)。】
【大家也能想象到了,這個賽季的生物,能夠有如“口”一樣有吞咽功能的入口以及如“肛門”一樣有排泄功能的出口已經是個很大的突破了,當然,也有一些進化出了簡單的腸胃。】
【其他生物沒什么好介紹的,要么是進化成了那些沒有脊椎的物種,比如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等,要么是滅絕了,但有一個要提一嘴,進化史上的巨人,脊椎動物的祖先海口魚已經出現了,但實力并不強(放出圖片)。】
【大家都知道一個說法,“界門綱目科屬種”,這個是動物界的戶口本。舉個例子,狗要怎么算呢?
它屬于動物界(多細胞、異養、恒溫脊椎動物);脊索動物門(具有脊椎的動物);哺乳綱(胎生、哺乳的動物);食肉目(以肉食為主);犬科(典型的肉食性哺乳動物);犬屬(包含狼、狐貍等物種);家犬種。】
【在這個系統下,一般生物都能一級一級檢索下去,比如貓,就有貓科,犬就有犬科,比如章魚,它不是哺乳類的就換到別的綱里去。比如奇蝦,就沒有脊椎,所以它不是脊索動物門,而是葉足動物門。】
【大家能看到吧,有沒有脊椎這個分類,在第二級“門”的時候就分開了,可見其重要。】
系統對于脊柱脊椎什么的通俗易懂的解釋了一下,還說了一些脊椎動物。天幕下的人們也算是明白了。
看明白以后,天幕下的人們也都知道了為什么這個脊椎這么重要,單獨列一個門也是應該。
【好啦,第一賽季大概說完了,我們來總結一下,第一賽季持續時間,六千萬年,節肢動物占據優勢,遙遙領先,賽季霸主是奇蝦,好了,我們來看第二賽季,奧陶紀。】
【在開啟選手介紹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外置硬件環境,寒武紀末,奧陶紀初,超大陸四分五裂,板塊運動劇烈,海底環境伴隨著劇烈的巖漿噴發等地質活動大變樣,可這次帶來的不是生物大滅絕,而是又一次生命繁榮。】
【因為大陸的裂解,淺海面積大大增加,有了更廣闊的海域,要知道,“地緣”這個因素是導致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說句直白的,就是離得遠了,很長時間不聯系了,就不一樣了。】
【比如說,最開始可能是一個物種,可一部分到了寒冷的地方,自然要朝著御寒進化,一部分到了炎熱的地方,自然要朝著散熱方向進化,經過長時間進化后,就會成為兩個物種。】
【除了這個因素外,地質活動又使得海里的礦物質,營養物質增加,與“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一個道理,海里的礦物質,營養物質增加后,直接影響的就是浮游生物,奧陶紀早期,浮游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又為其他生物的繁榮夯實了基礎。】
【所以,這一賽季依舊是一個生命接著繁榮是時代,在寒武紀有了這么多的生物后接著進化,更加細化,向著更廣闊的海域探索,最后,比起寒武紀,這一時間動物規模增加了三倍,科目增加了四倍,無脊椎動物大繁榮。這就是“奧陶紀生物大輻射”。】
這一段解釋并不復雜,大家基本都能聽懂,可一些人聽懂后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地緣是導致生物進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那按照這個邏輯,還有什么原因能導致生物的進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