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現代穿越古代(9)
【朱棣登臨帝位后呢,把大明治理的很好。做出了編撰《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御駕親征封狼居胥等等一系列功績。】
【按理說呢,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朱棣這個時期都沒有什么特別大的遺憾需要后世穿越者去彌補,那為什么還有這個時期的穿越文呢?那是因為穿越到朱棣時期的穿越文要彌補的遺憾發生在數百年后。】
“等會等會,百年后的遺憾跟朱棣有什么關系?”天幕下所有人聽到這話,都同時冒出一個疑問,什么時候的事就什么時候解決,這怎么還能這樣呢。
【要解釋這個呢,這就要跳出明朝視角,把眼光放遠,說說歷史發展規律。】
【人類最開始的社會體系是奴隸,部落一類,對應到中國的朝代大概就是夏商周時期。大家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生產力發展,這種奴隸,部落的社會體系一定會崩塌。】
【這個奴隸制度崩塌的深層次原因就是生產力的發展,最開始周王室封邦建國無疑是與當時的生產力適應的,幾百年過去后,隨著生產力發展,這一套就不行了。】
【井田制的崩塌就是一個例子,最開始是好的,可隨著春秋戰國時期耕牛跟鐵農具的發展,普及,也就是我們說的生產力進步,大家可以開墾更多的田地了,井田制就不適用了。】
【不僅井田制,還有分邦建國,拱衛王室等等政治制度,也都不適用了。】
【這里就不得不提起秦始皇這樣一位雄主,他統一六國以后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很明白周天下那一套已經不行了。】
【于是秦始皇做出了諸如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等一系列壯舉,他一連推行了數個影響千年的制度,帶著中國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先一步向歷史發展規律中的下一個大時期-----封建時期走去。】
天幕下那些能力出眾的君主們看到這個都陷入了沉思,先秦時期的諸侯王還差一些,秦始皇以后稱“皇帝”的統治者感受更深。
是啊,他們之前雖然沒有否認始皇帝的功績,但罵他暴君,對他抨擊的聲音也不少,現在聽了這種說法以后細想想,“百代皆行秦政治”這話是一點也不錯,把視野放寬廣以后才明白,始皇帝的功績比他們之前想的還大,始皇這一系列措施每一個都影響深遠啊。
【秦始皇為封建制度打下了一個地基,雖然他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把這個制度完善,是秦皇漢武兩位帝王的功績加在一起“封建制度”才算真正完善,
但秦始皇絕對是一個以前沒有,以后也不一定會有的雄主。他統一以后的一系列措施都沒有先例可循,只能他這個帝王摸著石頭過河,在這樣的境遇下,他卻在當政的不長時間里一連做出了數個正確并影響千年的決策。】
【所以,若是有千古一帝排行榜,其他人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嬴政必居首位,嬴政不在首位的榜單很大程度上是不被認可的。】
【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以來第一人,可惜未被封了神”,有人說嬴政是“一人千秋萬代”,有人說“政哥即天命”,哪怕是跨時代跟天命之子劉秀對上,隕石也得繞道走,更有甚者,在一些洪荒流小說里,嬴政直接被神化了。】
秦始皇本人倒是不意外,從他實行這一系列的措施以來,有那么多人罵他,但他一點也不在意,反而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就是因為他堅信,這一條路才是正確的,那些人從沒站在過他的高度,沒有資格評判他的功績,現在天幕只不過是把他的想法證實了而已。但嬴政雖然不意外,卻發自內心的高興,他做的一切終于有人能夠理解了。
還在到處躲藏的六國余孽聽到天幕這么說,心里一陣悲苦,他們真的復國無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