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破局之法
車子開到了省政府,周強斌下車:“我現(xiàn)在去省委宣傳部見老領導,你好好想想,我為什么要這么做?!?br/>
說罷,周強斌進入了省政府大院。
張元慶老老實實的思考起來,這是周強斌在給自己最后一個機會,考驗自己究竟能不能成為他日后的得力助手。
張元慶嘆了一口氣,周強斌的風格和靳書記確實不一樣。
靳書記屬于那種忠厚長者,做事風格較為溫和,對自己時有提點,自己很多眼界是那個時候打開的。
周市長則是作風強硬,而且對于身邊人的要求很高。在他這種壓力之下,張元慶都覺得有些吃不住。
張元慶隱隱感覺,如果自己跟不上他的節(jié)奏,或許很快自己就要離開他身邊了。
可是一旦挺過去了,對于自己各方面成長有很大幫助。
這是一個挑戰(zhàn),想要獲得領導的信任和尊重,就要有一定的能力。
張元慶拼命開動腦筋,他拿出筆和紙,寫寫畫畫了起來。江北的常委,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室……
各方的關系錯綜復雜,而此次事件,背后肯定是有本地派的影響。本地派的稱呼,還是張元慶曾經聽靳書記提過。
靳書記曾說過,江北這邊本地派很霸道,極度排外,江北市歷來外調領導最多只能干一屆。只有如今市委書記陸濟海,穩(wěn)坐了兩屆。
但是奇怪的是,本地派主要成員是哪些,并沒有人知道。他們根本不需要現(xiàn)身,局就能成,足以讓來的人鎩羽而歸。
靳書記在死前翻閱干部升遷,有可能是有針對性的發(fā)現(xiàn)了本地派的成員。
如今張元慶也知道,王義明肯定是其中之一,否則他兒子不會針對自己的。至于耿耀輝應該不算,他是棋子。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人是,無人得知。陸濟海也許也知道一些,但是他快要退休了,根本不管這個事情。
周強斌來江北市才兩個多月,這是本地派對他第一次出手。
所以周強斌回省政府,是不是讓老領導出面,為他消弭影響。畢竟周傳運曾經去過一趟江北市,相當于為他撐腰。再去一次,也能發(fā)揮作用,震懾背后之人。
可是這種小事,讓周傳運再去一趟,似乎說不過去。動輒動用底牌,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
就如同兩個小孩打架,一方打不過,找家長過來。第一次或許可以,第二次還來,別人就會知道你的依仗不過如此。你或許能自保,卻沒有辦法建立權威。等到你家長約束不到人家的時候,那就會被打得很慘了。
或者說,周強斌來找老領導,主要是沖著省委宣傳部?
張元慶腦海里面反復思考,突然一條線被他抓住了。他將自己帶入到周強斌的角色,一些復雜的局面就清晰了。
就在此時,周強斌已經從省政府出來。張元慶思考之中,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
當周強斌上車之后,第一句就是:“想通了么?”
張元慶猶豫了一下:“我認為,周市長您來省委宣傳部,是想要把水攪渾?!?br/>
周強斌頓了一下,然后說到:“有沒有香煙?”
張元慶立刻掏出香煙,給周強斌點上,自己也點上了一支。
“繼續(xù)!”周強斌的語氣和緩了一些。
張元慶繼續(xù)說道:“我之前總是想著補救,其實這種事情完全沒有補救的必要。只要把水攪渾,也可以達到目的。把水攪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讓省委宣傳部參與進來。只要老領導點頭,省報就能發(fā)表這篇文章,而文章內容我們也可以重新改一下。
例如將周市長您個人,改成市委的統(tǒng)一部署。將新聞的側重點,從各單位不作為轉移開,做成一篇共謀發(fā)展的好文章。省報是全省的喉舌,得到他們的肯定,也就是全省的肯定。哪怕本地派想要做什么文章,也不敢再說什么,否則就是與省里方針相對了。”其實這番話也可以說成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張元慶之前是秘書身份,所以碰到事情以防守為主,必要時犧牲自己。
等到他代入周強斌的身份時,他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還是幼稚了。以周強斌的性格,不可能單純防守的。
張元慶將自己的思考一口氣說出來,卻沒有注意,周強斌在聽到本地派三個字的時候,神色動了動,但是沒有打斷他說話。
張元慶說完之后,惴惴地看著周強斌,不知道自己所說的符不符合周強斌的預期。
當然他還有一個想法沒說,那就是最好這篇報道得到省委的認可,若是省委書記批字。那么周強斌聲望將會大大增強,更加有利于他在江北市打開局面。
原本這是一件被有心人利用,孤立周強斌的手段。但是周強斌反其道而行,不僅消除不利影響,而且一下子把自己的成績放大。等于是朝著背后出招之人的臉上,狠狠踩了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