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成都陷落
在葉禮和馮俊一步三回頭的走下城頭之后,剛剛義軍攻城之時退散的守城官兵,也被重新集結了起來,分成若干小隊,登上城墻守衛(wèi)。
攻城初戰(zhàn)受挫的義軍在休息一夜之后,在第二日凌晨天色將亮未亮之時,又呼喊著沖向城墻,這次義軍開始有意識的避開城頭梵音閣等人守衛(wèi)的那段城墻,向官兵守衛(wèi)的一段殺去。
王素見狀,急令手下幫眾馳援官兵,自己則一馬當先手持長槍,殺向最兇險的那段城墻而去。身后的云起、雷虎、典良等人也紛紛沖殺而去,場面一時陷入膠著。好在今日沒在下雨,守城官兵的強弓硬弩也更有效的發(fā)揮威力。就在城頭最危急的時刻,盧斌的親兵隊長率領五百強弓手趕到,幾輪密集的箭雨打退了叛軍。
今日已是守城的第三天,成都府東城門處逐漸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叛軍為了瓦解守城官兵的意志,并未在東城門處攻城。
東城門處大多是準備出城逃難的。官府怕影響守城的軍心,從一開始就關閉了東城門,直到今日,一些了解內部消息的城內豪紳大族們,今日紛紛來到東城門,因為他們探聽到消息,今日官府應該是要開東門了。
葉禮和馮俊也率領著梵音閣幾百號人聚集在東城門,等候著開門放行的時刻。看見眼前諸多官員和豪紳討論著這條逃生之路,葉禮心里就十分憤怒,就是這些人早早的留了一條生路,才導致這成都府沒有了生路。
他想到這,向西城門處望去,滿臉的悲憤,又是向西城門處跪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一旁的馮俊也是緊咬著嘴唇,眼露悲色。
西城的城墻上,王素似乎感應到了什么,他往東門處望了一眼,雖間隔二十余里地,但望著東面的塵土滿天,自也是知道東城門應該是要放開了。他深吸一口氣,望著城墻下蜂擁而至的叛軍攻城部隊,然后又望了望身后的眾人,他哈哈大笑,開口說道:“諸位可愿與我赴死?”
眾人也被王素這豪邁的笑聲感染了,皆群情激昂。因為眾人家屬皆已安排好生路,已無牽掛,于是皆開口大聲說道:“誓死追隨閣主,同生共死!”
“好!今日能與諸君同殺敵寇、共赴國難,老夫幸甚。 隨我殺… …”王素須發(fā)皆張,面色因激動而變得有些紅潤,一身的傷病仿佛也消失了一樣,果然,對于一個戰(zhàn)士來說,最好的傷藥就是再次回到戰(zhàn)場。
激戰(zhàn)半日,臨近黃昏之時,就在王素率領手下幫眾及官兵又一次殺退叛軍的攻城之后,從南城門傳來了噩耗,南城門陷落。
消息傳開之后,守城的官兵率先崩潰,開始紛紛逃散,尋找出城之路去了。王素則長嘆一聲,知道這一刻遲早要到來。他神色平靜的對手下眾人說道:“最后的時刻到了,我們上路吧,諸位莫怕,我與諸位同在… …”說完,眾人下城打開城門,王素一馬當先,率先沖向叛軍大陣…… ……
夕陽的余暉淡淡的灑在城墻之上,天空中的太陽似乎看倦了螻蟻們的互相廝殺,開始轉向別處,如血的殘陽映照在天際,似乎是為了襯托大地的紅色。大宋淳化四年,十月十六日,成都陷落。
伴隨著破城而來的是全城的搜捕與屠殺。在后來的史料中記載,在此次攻城戰(zhàn)之中,以王素為代表的梵音閣千余部眾在最后時刻決死沖殺,給叛軍帶來了巨大的傷亡。叛軍首領李順惱羞成怒,在付出重大傷亡之后,撲滅了這股反抗力量。
李順命人把王素及幾位堂主的首級割下,懸于城門上,以此宣泄怒火。其實一些有心人心中明白,李順此次惱羞成怒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首先破城,而被攻打南城門的楚離寒和霍季摘得破城首功,他與相貴商量好的計劃,被無情的擊碎。
全城的搜捕沒有持續(xù)幾天,因為官兵與豪紳大族多以逃出城去,梵音閣的人除了戰(zhàn)死城外的,大部分老弱婦孺早已隨葉禮逃出城去。李順怒火無處發(fā)泄,宣布三日不封刀,于是素有“天府之國”美稱的成都府,被一片血雨腥風籠罩了……
得知消息的張余和楚離寒等人震驚不已,不明白為何李順有如此怒意,因為自從王小波率領義軍第一次攻陷城池之時就下過軍令,城破不殺一人,而這次攻下成都府這座名城,李順反倒是大開殺戒。
倒是一旁的霍季得知消息之后,思索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明悟。他開口對張余和楚離寒二人說道:“只因首先攻破的是南城門,而不是西城門… …”霍季說到這里便止住了,沒有繼續(xù)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