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千古諫臣魏征
建立在隋朝末年亂世廢墟之上的唐朝,唐太宗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一改往日民生凋敝的社會亂象,轉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河清海晏的貞觀之治盛世。
而這個盛世的開創(chuàng)不僅僅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人的功勞,這個盛世的來臨離不開貞觀一朝的那些治世能臣。
可以說唐朝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軍事等方面所取得的輝煌的成就,離不開那些在朝堂之上不斷為唐太宗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官吏。
而在這些著名的貞觀臣子中,有一個人與其他人均不同。
他既不會對唐太宗阿諛奉承,更不會在朝堂拉幫結派,死后唐太宗還親自為他撰寫了碑文。
他就是魏征,唐太宗貞觀盛世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之一。
“公元580年,魏征出生于巨鹿郡曲陽縣,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當時河北州縣局面混亂亂黨叢生,魏征及時提醒李世民。”
“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未形成,不宜興師動眾。”
太宗雄才大略,心胸寬廣開闊,具有容人之量,重要的是賞識重用人才。
唐太宗還將魏征臨終前未寫完的奏疏公之于世,并讓朝臣一旦發(fā)現了魏征所指出的這類過失便及時改正,以期望人鏡精神發(fā)揚光大。
在魏征指出過錯后,他才發(fā)現魏征議論國家大政方針,確實都切中要害。
太宗與魏征之間的故事傳為美談,成為君臣肝膽相照的象征。
“李世民下詔贈其葬禮鼓樂四十人等厚葬魏征,陪葬昭陵。”
“李勣收到文書后便決意歸唐,并開倉運糧,接濟淮安王李神通。”
當時前青州長史魏愷出使梁朝還朝,拜為光州長史,不肯赴任,宰相把這件事上奏了文宣帝。
“瀛州刺史原本同意了,不久又后悔,以舊病復發(fā)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