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注定失敗的洋務運動
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之后,清政府無動于衷,毫無改變之意。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之后,閉關鎖國的清政府才想著變革自強。
畢竟局勢已經如此糜爛,接二連三的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要是再不想辦法拉開的自強運動的大幕,那大清江山的滅亡就在眼前。
“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官僚呼吁允許華商自設輪船公司,既然不能禁止華商搭乘洋船,又何必禁止華商自購輪船。”
“咸豐十年的八月,剛剛到圓明園走馬上任?!?br/>
結果他把日記一出版,一下子遭到了普遍性的反對,滿朝文武斥責他崇洋媚外。
可結果呢,清政府無動于衷,一點應對之策都沒有,白白浪費了20年的時光。
他之所以迫切成立招商局,就是為了發展航運業解決漕運的困境。
“盡管這些太監毫無畏懼、奮勇抵抗,但是一個個血肉之軀所面對的則是閃爍著火星的子彈?!?br/>
“這是中華第一次試制、試放自己的載人氣球,這次小型氫氣球的放飛活動是一次饒有興味的暗示?!?br/>
“基本形成了一個東北到達黑龍江中俄邊界,西北達甘肅、新疆,東南達到福建、臺灣,西南到達云南、廣西的一個殊方萬里、呼吸可通的全國性電報網?!?br/>
“但從19世紀起,西方各國已經逐步建立起的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的國際法體系,對于剛剛經歷了十幾年變革之路的清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們來說,卻依然十分陌生。”
也正是在這種局面下,為了解決這種關系國計民生的漕糧運輸的困難。
“與此同時,同文館、上海機器制造局翻譯館、江南制造局等機構開始大量翻譯西方著作。”
“懸掛著匾額的樓堂殿閣約六百多組,占地三百五十公頃,被譽為萬園之園。”
“1840年與1860年的兩次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國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