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
各朝的老百姓對于清朝晚期的老百姓更能感同身受,已經可以預料到清末老百姓過的是怎樣的苦日子。
畢竟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朝作為戰敗國要賠償英國兩千一百萬兩白銀。
原本清朝晚期就已經國庫見底,現在又要賠償巨額錢財,可想而知清朝廷對老百姓的剝削將達到一個怎樣的程度。
別看清朝戰敗好像和老百姓沒關系似的,可最后戰敗的惡果全要由老百姓來承擔。
甚至各朝一些聰明的讀書人已經可以預料到清朝晚期的大致形勢,老百姓的起義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為支付戰爭賠款,加緊搜刮人民。”
“馮云山的成功營救,后來被視為太平天國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1863年,天京被圍得像鐵桶一樣,城內已經無糧可食,洪秀全只能勉勵人民吃野草來活命。”
“太平天國在南王馮云山的構想基礎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禮制、軍制,并推行了自創的歷法《太平歷》。”
想到這里,他的腦海中漸漸有了富強大清朝的構思。
“半個月之后,盛怒之下的石達開率領大軍兵臨南京城誅殺北王,幾十萬太平軍將士兵戎相見。”
洪秀全以漢人的身份狠狠教訓了滿清,他雖然高興,但同樣對洪秀全沒有好感。
“這個存在了14年,縱橫全國18個省,先后占領過600多個城鎮的農民政權最終滅亡。”
“根據后來太平天國的史書記載,當時洪秀全夢到的老先生就是上帝耶和華。”
“天國的其他王侯也各有王府,極盡奢華,以無處不均勻為口號而建立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事實上從一開始就走向了自己理想的背面。”
“19世紀中葉,封建統治的腐敗無能,清王朝已經衰相盡顯。”
“1846年至1850年,河南、湖北、廣西等地水災、旱災、蟲災等天災不斷,廣大勞動人民陷入饑餓和死亡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