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神龍政變
“武則天又對崔玄煒說:別的人都是經他人推薦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親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這里呢?”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謀求太子之位,多次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
因為武則天是一個女人,她登臨皇位成為唯一女皇,可以得到大家的敬佩。
“接下來張柬之他們逮捕了張昌期、張同休、張昌儀等人,將他們全部處斬,并在神都天津橋的南邊將上述人犯與張易之、張昌宗二人一道梟首示眾。”
因此李顯沒有理由發動政變,全都是被張柬之等人裹挾的。
“武則天看著李義府的兒子李湛說:伱也是殺死張易之的將軍嗎?我平時對你們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變故!”
不過僅僅憑借這一點,張柬之等人就要逼迫李顯發動神龍政變,似乎說不通。
大家不由得感慨,可能這就是身為一個女人的局限性。
她想要把武周一直延續下去,可最后卻無奈的發現,只能還政于唐。
“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和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留下一座無字碑。”
所以對于李顯來說,只要等著母親病逝就行,根本就用不著發動神龍政變。
既然天下大勢不可改變,最終還是要回歸李唐江山,或許她可以早做打算,讓政權平穩的交到李唐手中。
要不是他被逼無奈,那么多人架著他,他是一點也不愿意發動政變的。
“而二張兄弟卻逐漸突破男寵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寵的介入引起武則天母子、君臣關系的緊張,朝廷政權也因此陷入動蕩,人心不穩。”
李顯:哎,這都什么事啊,朕當時皇太子當得好好的,等母后病逝就成功登基,根本就不想發動政變,可沒辦法,那么多人把朕駕到臺前,朕無奈也只有趕鴨子上架了。
“李顯有所懷疑和懼怕,躲在東宮不敢出來。”
可同樣的,因為武則天是一個女人,她最后不得不把皇位傳給兒子,還政于唐。
“王同皎:先帝把皇位傳給殿下,殿下無故遭到幽禁廢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無不義憤填膺,已經有二十三年了。現在天道人心在大唐,北門的羽林諸將與南衙朝臣得以同心協力,立志誅滅兇惡的小人,恢復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到玄武門去以滿足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