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漢語拼音
看到漢字差點被廢掉,各朝讀書人心頭震撼。
他們從未想過漢字居然還能被差點廢掉,漢字的歷史來源已久,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漢字用得好好的,怎么會被差點廢掉呢?
一些聰明人猜測后世肯定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危機,這才導致延續幾千年的漢字差點被廢掉。
不過讓各朝讀書人心安的是還好沒有被廢掉,要不然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就要斷絕了。
有很多古人已經意識到拼音的重要性,漢字之所以沒有被差點廢掉,應該是拼音的出現拯救了漢字。
【在古代漢字比較繁雜,又沒有拼音,所以超過九成老百姓都不認識字。
古人沒有拼音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怎么辦?只能跟著教書先生認讀。
萬一教書先生也不認識怎么辦?所以當時的古人用同音字來注音。
到了西漢時期人們就發明了切音,但是會的人很少,所以還是90%的老百姓都不認識字。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東西文化的交流,拉丁化的拼音字母就出來了。
當時很多西方傳教士來到華夏,他們為了學習漢字和傳教就開始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這給了中國人很大的啟發。
到了清朝末年,華夏已經很落后,戰亂頻發,很多人認為漢字的繁雜是華夏落后的根源。
于是魯迅,蔡元培等人為了短期內提高民眾的識字率,主張廢掉漢字,用拉丁字母來代替。
1913年,有人提出了一整套的拼音方案,這個方案最終演變為現代漢語拼音。
至此,有了現代漢字拼音,全國民眾的識字率大幅度提升。】
各朝的讀書人深表認同,他們當初學習漢字的時候不知道下了多大的功夫。
想要認識一個漢字,需要用同音字來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