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女帝武則天(大章)
【第三位是東漢的開國帝王,漢光武帝劉秀,劉秀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
他在登基為帝后,注意民生,與民休息,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減少百姓的賦稅負擔,在收成不好的年代,經常開倉放糧,救濟百姓。
在軍事上,他對于掌兵頗有見解,比較看重軍隊紀律。
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奇才,在軍事上精通兵法,以少勝多,出奇謀,料先機,克敵制勝。
因此,漢光帝劉秀是一位仁帝,也是一位軍事家。
公元57年,劉秀的車駕從洛陽出發到達山東曲阜,又從曲阜出發到達泰山奉高,劉秀來泰山封禪,隨從的貴族官員甚多,大家在山下齋戒的同時,做封禪的準備。
劉秀上泰山之前,先派石工在泰山刻石,隨后登山,劉秀居車,諸大臣步從,中午以后,劉秀遂至泰山之巔,下午,等到眾位大臣們都登上泰山頂后,封禪大典便開始了。
此外,劉秀還著力強調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功績,儀式結束時,諸大臣及隨從山呼萬歲,山鳴谷應,十分壯觀。】
【第四位是唐高宗李治,從高宗時期的歷史發展來看,李治的功業也并沒有落后于其他朝代的皇帝。
登基為帝后就關心百姓疾苦,主動向各位大臣詢問民生情況,鼓勵大臣們積極獻言獻策,來改善民生福祉。
而李治也是一如既往的把百姓疾苦掛在心上,積極采納大臣們的建議,為百姓減輕負擔,讓百姓過得輕松幸福,在法律建設方面做出貢獻。
高宗時期,滅亡了東西兩個大敵,西突厥與高句麗,也順勢壓制了日本的氣焰,高宗完成了太宗沒有實現的夢想。
單憑這些功績,李治是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
但是顧及到自己的老爹唐太宗李世民,畢竟論功績,他老爹都沒有去泰山封禪,他怕自己去了,會被天下人背后議論。
但是他老婆武則天看穿了他的想法,而且武則天本人更想去,于是在武則天推波助瀾和大臣們的進言下,李治才正中下懷的接受了大臣的建議于泰山封禪。
麟德二年,唐高宗帶著老婆武則天去泰山封禪,場面極其浩大,外藩使節大臣同行。
武則天還開創了女性祭天儀式的先河,實現了她的政治目的,為將來登基大寶鋪好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