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要票不?要票不?(4K二合一)
“咚!咚!咚!咚!咚!”
舞臺后方盧的定音鼓五聲敲擊,引出了樂曲開篇沉靜而安詳的樂隊序奏。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范寧的場次安排遵循了大致的對稱型:以情緒最濃烈的“拉二”做第5場,前面從浪漫到古典,后面又從古典到浪漫,而最后打破對稱的第10場,則將以激進而現代化的音響作開放式結尾。
于是聽眾充分享受了兩位天才首席少女帶來的優雅、均衡、靈動而華麗的宮廷音樂后,又逐漸回歸了第8、9場浪漫主義的懷抱。
他們發現這位音樂家的協奏曲,永遠都有新的元素和驚喜出現。
開篇讓定音鼓來引出序奏,并跟隨發展主題,這也太…
合理且引人入勝了吧。
持著長笛的瓊率領木管組悠悠吹奏旋律,和盧定音鼓五聲一組的敲擊穿插交織,讓整個管弦樂隊的狀態逐漸被充分調動起來。
終于,希蘭手中的獨奏小提琴登場,在重拍上以鏗鏘果斷、氣勢恢弘的姿態奏出頓音主題。
又逐漸化為長虹貫日的顫音與長琶音群,與樂隊競奏輝映。
所有的樂迷,都被“貝小協”音響效果里的那種無可比擬的氣勢給深深折服了!
格調高雅、氣宇軒昂、堪稱王者風范!
整個第一樂章都在這樣的氣質中發展進行,哪怕是隨后呈現的副部主題,在詮釋那些明澈柔美、充滿溫暖和喜悅的樂思時,也帶上了獨屬于思想者的,深切的探詢意味。
而在第二個小廣板樂章,貝多芬柔情詩意的一面得以呈現。
1806年貝多芬作曲時,正值與他的學生——萊莎·勃倫斯威克伯爵小姐陷入熱戀,兩人在這位伯爵小姐的莊園里,度過了一個帶有最明朗日子的香味的夏天。
那些內心深處最刻骨銘心的回憶,都悄無聲息地反映在了他一生中唯一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樂思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