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恐怖》(4K二合一)
范寧面對這個關于師承和信仰的問題,自然沒有將內(nèi)心疑惑暴露出來,他不置可否地微笑,同時斟酌著開口:“克里斯托弗主教,今天我的來意,是想打聽一位曾在梅克倫小鎮(zhèn)教堂工作過的老管風琴師的信息,他的名字叫維埃恩。”
“維埃恩?…這個名字我有印象…”克里斯托弗思考了十幾秒,“似乎是安東·科納爾教授年輕時候的老師,對嗎?”
“…是?!狈秾幷Z氣平靜。
他的內(nèi)心卻早已驚呼起來。
安東老師自己年輕時候的老師????
范寧現(xiàn)在壓制住自己的表情,表現(xiàn)得本就知道的樣子,完全是因為,他想順勢借這層意外的關系掩蓋自己向教會打聽維埃恩的真實目的。
本來,他準備了一些其他的借口,比如鉆研音樂或管風琴一類,但都不如這個突然獲得的理由好用,尤其是萬一接下來的調(diào)查工作較為費時費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解釋自己為何如此專心致志。
一位至少是高位階的有知者,沒那么好糊弄的。
“我聽過這位盲人管風琴師的演奏。”克里斯托弗說道,“嗯…在很多年前的一段時日內(nèi),聽過數(shù)十次有余。”
…盲人管風琴師?范寧心中一動,“您知道他現(xiàn)在在哪嗎?”
“他恐怕早已去世很多年了?!?br/>
“去世了?唔…也對?!狈秾幵趦?nèi)心激動之余,終于反應過來。
安東老師若還在,與克里斯托弗年紀應相仿,都是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而那位老管風琴師可能在安東老師年輕時,就到了這個年紀,如今大概率是已經(jīng)去世了。
這個充滿缺憾的世界,人們平均壽命就是60歲,不幸的人們夭折更早,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也難以更晚,時間對人一向公平,哪怕有知者亦如此,部分研習“繭”或“池”的有知者或許能稍微久一點,就算晉升到遂曉者,較易達到世人認為的高壽程度,也沒幾人能活到百年。
克里斯托弗回憶道:“…他的復調(diào)即興技巧自上個世紀中葉起曾名噪一時,也令年輕時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十數(shù)次聆聽中,我向他獻過花,但他看不見我,也無言語交流…我和他的交集,僅限在演奏者與聽眾的范疇…”
“僅限于…演奏者與聽眾么?!狈秾幯凵褚灿幸恍╋h遠。
自己在音樂學院四年,和古爾德院長說過的話同樣屈指可數(shù),那一場新年音樂會,自己從起始之時入場,在結束之時退場,除了聆聽和掌聲,亦無任何交流,連招呼也沒有打。而輪到自己的《D大調(diào)第一交響曲》首演,古爾德院長也是在人群中默默站立,最后才說了一句“我聽了“。
演奏者與欣賞者的關系聽起來淺淡,但又何嘗不是藝術中最純粹最神圣的關系呢…
“您想了解關于他的什么?”
“盡可能的一切吧,他的生平經(jīng)歷,他的音樂生涯…”范寧說道。
克里斯托弗走向近處的一間告解室,取出信箋紙與鋼筆,寫下幾句話后裝入潔白的信封,遞給范寧。
“這幾十年間,烏夫蘭塞爾的城市化速度過于迅猛,梅克倫小鎮(zhèn)這一行政區(qū)劃早已取消,很多小教堂也已經(jīng)歷數(shù)次搬遷與重組…建議您拿著這封信,多去幾處東梅克倫區(qū)的大小教堂查詢,資料一定存在,但能有多詳細,則需一些運氣,愿您終日沐于光明,作曲家先生?!?br/>
范寧道謝接過,然后克里斯托弗送他走出圣萊尼亞大教堂。
與神圣驕陽教會的此輪初次照面,氣氛總體而言不錯,他們既是嚴肅音樂發(fā)源地西大陸的國教,又和安東教授有緣分,加之范寧也研習了一些關于“不墜之火”的隱知…雖然雙方未就神秘主義展開深入討論,但音樂上的交流是真誠而坦率的,也有實質(zhì)性的進展。
這封信的存在,讓范寧接下來的走訪探尋工作變得順暢了起來,所有東梅克倫區(qū)的大小教堂的神職人員,都向他提供了可自由出入檔案室查閱卷宗的便利。
隨著一卷卷檔案從靜謐和灰塵中取出,范寧開始了漫長的閱讀和篩選,這個過程自然是繁雜瑣碎的,不過他也沒抱有短時間的進展預期,而是以有知者的研習心態(tài),順手閱讀了很多他感興趣的東西,包括樂譜,包括教義,包括傳記,包括歷史…
范寧的確沒有立馬就找到所需資料,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個小時后,他有了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
這個發(fā)現(xiàn)并不是來自于什么隱秘的檔案卷宗,相反,是屬于在信眾中傳播非常廣泛,且在面向更普適大眾的歷史書上也有著清晰記載的內(nèi)容。
他手上此刻拿著的,是一本類似地方志的讀物,書中介紹了北大陸那些被人們熟知的,有較深的教會歷史淵源的地名由來,其中就包括了烏夫蘭塞爾的‘圣萊尼亞’這一地名。
其實作為曾經(jīng)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范寧本就對其有所了解:萊尼亞是神圣驕陽教會歷任大主教里面非常著名的一位,它作為地名的事情,至少從提歐萊恩帝國的前身——霍夫曼帝國于第3史建國之初起就開始了。
人在閱讀此類書籍時,會對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額外多掃幾眼,正是范寧這么無意間一掃,發(fā)現(xiàn)這本塵封在小教堂檔案室的讀物,有一個自己此前不知的細節(jié),這位大主教的全名竟然是:
“班舒瓦·萊尼亞?!?br/>
此人竟然就是那本“幻人”秘術文獻中提到的,圖倫加利亞王朝晚期的歌劇家兼靈修者“班舒瓦”!
這個細節(jié),恐怕連對歷史學和古語言有濃厚興趣的希蘭都未必清楚,此前三人研究了這么久,也未曾聽她提過。
由于“班舒瓦”關系到“幻人”秘術,也關系到調(diào)和學派在那場畢業(yè)音樂會上炮制出的惡性事件,更關系到西爾維婭及特巡廳的深層次動機,這是一個與調(diào)查美術館暗門信息同等重要的點,于是范寧暫時先將注意力放在了大主教“班舒瓦·萊尼亞”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