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驟變,賜婚
長公主收留那人做侍衛(wèi),甚至鬧出那些傳言時(shí),他都沒有這樣大的反應(yīng)。
剛才瞧見那侍衛(wèi)真正的相貌,他當(dāng)場僵化,腦袋里閃過無數(shù)個念頭,也不曉得問題出在哪兒,真相又是什么。
所有人都愣在那兒,包括云秀。
云秀看見大殿上兩張一樣的臉,也分不清誰才是張懷安。
她的眉頭擰成一團(tuán),陷入一片混沌中。
昭華走到魏玠身邊,恭聲對宣仁帝解釋。
“父皇,兒臣本不愿多言在大漠的經(jīng)歷,就是怕皇室聲譽(yù)受損。
“如今舒瑩步步緊逼,兒臣也不得不說清楚了。
“兒臣絕非舒瑩皇妹所說的那樣放蕩不堪。
“被杜府收養(yǎng)后,兒臣忍辱負(fù)重,始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不過,兒臣也是一個尋常女子,哪個少女沒有情竇初開的時(shí)候呢?
“在不懂事的年紀(jì),做些出格的糊涂事,無可厚非。
“張先生是好人,他幫我逃離李老將軍的魔窟,幫我離開大漠,后來我被舅舅找到,得以回到故國,但也就此和先生分別。
“近日在上堯重逢,先生再次舍命相救,兒臣感念其恩情,才將他帶在身邊,讓他能夠受賞,在天啟立足。
“只是,他與魏相容貌相似,是兒臣始料未及的麻煩。但皮囊不過是外在,兒臣更看重張先生悲天憫人的高潔情操,兒臣與他并無茍且,而是承他之恩,無以為報(bào)。
“但因此惹來他人猜忌,讓皇室名聲受損,是兒臣的過失,兒臣愿意受罰!”
避重就輕的敘述完,昭華再次行禮。
不過是少女懷春的畫作,又沒有實(shí)際的逾矩行為,應(yīng)該被諒解。
最重要的是,舒瑩口口聲聲說她朝三暮四,可除了那幅畫,也拿不出別的證據(jù)。
九皇子再度幫她說話:“父皇,兒臣同樣受困于大漠,知曉昌平的不易。流落在外,非她之過,大漠欺她,我們怎么還能苛責(zé)她呢?”
宣仁帝深以為然。
相比于舒瑩自私地將局面攪和成這樣,方才昭華所說都是在成全皇室聲譽(yù),他的心就偏向后者了。
可出了這事兒,昭華的名聲多少會有影響。
別人不會管她當(dāng)年的處境如何,只會覺得她不安分,小小年紀(jì)就和外男不清不白。
這時(shí),太子別有心思地說道。
“父皇,這位張公子救了昌平兩回,也是緣分不淺,不如就此為他們賜婚,絕了那流言蜚語?”
賜婚!?
頓時(shí),幾人面色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