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諒州
漢南,諒州!
此處位于漢南的北方,北接兩廣之地,南連交州。
諒州雖說和交州也接壤,但兩州的情況卻完全不通。
交州一馬平川,四處平原,土地肥沃,遍地良田,以一州之力養大半個漢南,百姓也富足,乃是貨真價實的魚米之鄉,相當于大明的江南之地。
而諒州的地形卻是層巒疊嶂,叢林密布,山脈連綿起伏,地勢較為崎嶇,且瘴氣彌漫。
山多,平地少,土地不肥,這就導致諒州的百姓吃不上飯,日子過的越來越差。
吃不上飯的后果那就是有人要造反,漢南的叛亂,幾乎都是發生在這里,如今更是成了漢南反賊頭目黎利的大本營。
地方官員也都是由漢南本地士紳豪強擔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叛亂太多,即使派兵鎮壓,效果也不大。
只要明軍一到諒州,黎利就帶著人鉆進山里,明軍沒有當地人熟悉地形,加上里面各種埋伏,漢南北邊的越人尤其擅長叢林戰,只要追進去肯定吃虧,只要明軍不走,黎利就不出來,直到將明軍耗走,對此,漢南的軍方毫無辦法。
所以在整個漢南的州縣中,諒州一直是三司控制力最弱的一個地方,也是叛亂最活躍之處,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就是黎利了,在陳季擴失敗后,他迅速收攏殘余兵馬,重整旗鼓,一年就聚攏了三萬多人,以諒州為大本營,繼續對抗明軍。
諒州七原縣,一處豪強宅子內,百名青壯站在外圍,雖穿著百姓的布衣,卻持刀帶箭,甚至還有一部分裝備了大明的頂尖火器,洪武銃。
臥房之中,一位中年肩膀上被白布層層包裹著,額頭上的傷痕早已結疤,臉頰上一道刀傷清晰可見。
他坐在床上,透過窗戶,凝視著北方,心中想念著老爹老娘,妻子兒女,還有摯交好友,就是不知道什么時侯才能回去。
良久后,房門被推開,黎利在一群帶著武器青壯年的擁護下走了進來。
“見過陳大人!”
黎利很隨意的抱拳,四個月前,蔡福逼民造反,通時要除掉了前來監查移民之事的陳丕。
當晚,鎮南關一片混亂,蔡福的親信一路追殺陳丕,生死關頭,一些受過陳丕照顧的越人挺身而出,將他救下,背著他逃進了山里,一路輾轉,無路可去,最終只能來到了諒州,找到了黎利。
黎利這個人,倒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惡之人,他的軍隊雖是反賊,但軍紀嚴明,約法三章,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加上為人豪爽,能文能武,不拘小節,引來許多豪杰,流民前來投奔。
黎利在漢南深的人心,絕對是個人物,也是個難纏的對手。
得知鎮南關發生的事情后,黎利勃然大怒,直接出兵襲擊了交州的幾個衛所,而對這位重傷的陳大人,黎利也沒有殺之泄憤,反而找人為他醫治,最終給救了回來。
陳丕回頭看向黎利,問道:“是送我上路的吧?”
“親人在北,我死之后,請把我葬在北方,我讓離我的爹娘近一些!”
“如果可以,請你把這封書信轉交給漢南的布政使黃大人,請他派人送給我的爹娘!”
說著,指著桌子上沒有封口的信件說道:“書信里是我對父母的遺言,你要不放心,可以檢查一遍!”
黎利走了過去,拿起信件,瞧了一眼,并沒有打開,隨后又放到桌子上。
“陳大人,逃回來的百姓都說,你是一位愛民的好官,一路之上對他們頗有照顧,聽說你是三品的紅袍老爺,卻能拿藥來救治我們越人的百姓,不管你是裝的,還是真心的,我都敬佩你!”
黎利沉聲道:“你們大明來漢南的官員,一個布政使黃福大人,還有一個是你,只有你們兩個能稱得上好官,其余官吏,皆該殺!”
黎利的漢話說的特別好,幾乎沒什么口音。
要是以前,陳丕一定會反駁,可經歷此事,他卻無言以對,
一個指揮僉事蔡福,就敢殺害朝廷派來檢察的正三品大員,由此可見,漢南的官員,軍官已經膽大包天到什么地步了。
“我不愿與大明為敵,也不想當什么反賊,實在是你們大明的官吏在我們安南之地,魚肉百姓,作威作福,逼的我們是在沒了活路!”
“我說這些,并非是祈求你們朝廷的原諒,只是想告訴陳大人,只要有我黎利在,必定會與你們死戰到底!”
陳丕聽后,嘆息一聲,說道:“我們大明圣君陛下,是個好皇帝,若是得知漢南的情況,一定不會放過這些貪官污吏,害民之賊!”
黎利卻是冷冷一笑,說道:“我也聽說過,你們大明的永興皇帝確實是一位有魄力的好皇帝,對軍事,民生都很重視,特別是對百姓也不錯!”
“我也知道,他對我們安南的百姓也沒什么偏見,確實也視為子民,可他離的太遠了,照顧不到我們,而派來安南的官員,除了黃福大人,又有幾個人把我們當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