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孤獨
每到快過年祭祖的時候,老爺子就會回憶起當年那段艱苦的歲月。思念已經故去的親人,想念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鄉親。
歲月無情,當年的那些親人,鄉親早就不在了,那種孤獨感沒有人可以理解。
朱雄英趁機說道:“皇爺爺,要不這一回,咱們爺孫倆一起回鳳陽老家吧,您也好幾年沒回去了!”
老爺子有些心動,他也想去,但想了半天,最終說道:“算了,咱去了家里就沒人了,那群混賬玩意,能把皇宮掀上天,尤其是是老十七和老十九!”
朱雄英聽后點點頭,宮里這么多皇子皇孫,要是沒有老爺子鎮著,八成能翻天。
老爺子又吩咐道:“大孫啊,這一次回鳳陽,你去汪大娘,還有劉繼祖,朱五爺墳前看看,送些東西給他們的后人,這些人都是咱朱家的恩人!”
劉繼祖他知道,當年,老爺子父母去世后沒有下葬的地方,村里的地主劉繼祖見兄弟倆可憐,給了一塊地,這才把父母葬了!
汪大娘和朱五爺是誰?
老爺子神情動容的說道:“當年家里遭逢大難,爹娘走了,大哥走了,大嫂帶著孩子回娘家了,三哥入贅,當了上門女婿,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就剩下咱和二哥兩個人!”
老爺子逐漸悲痛起來,繼續說道:“咱當年和二哥抱頭痛哭,看著空空如也的家,二哥給咱說,重八,家里什么都沒有了,咱得分開去找飯吃,不然咱們都要餓死,朱家就徹底斷了香火……”
“第二天,咱二哥拿出家里僅有的十三粒米,煮了一鍋清粥,我們兄弟二人吃完后他就收拾東西走了,咱哭著和二哥告別,只是咱萬萬沒有想到,那一別竟然再無相見之日!”
說起這段往事,老爺子是老淚縱橫,朱雄英看著心里十分難受,連忙上前安慰道:“皇爺爺,如今咱們朱家人丁興旺,二爺爺在天之靈也是高興的!”
老爺子擦著眼淚,嘆息一聲!
人到老了就時常喜歡回憶念叨往事,老爺子也不例外,每每想起幼年的苦難和逝去的親人都會極為傷感。
“皇爺爺,后來您是不是去皇覺寺當和……”朱雄英意識到自己好像說錯話了。
老爺子擺擺手,說道:“別人不能說,你是咱大孫,咱一家人還能有啥不能說的話……”
“這事沒這么簡單!”
朱雄英坐在老爺子身邊,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老爺子繼續說道:“家里就剩咱一個人了,那個時候咱才十七歲,對于咱這樣一個放牛娃來說,實在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后來是鄰居汪大娘把咱叫去她家,不僅給咱弄了一些吃的,還給咱指條明路,去皇覺寺出家當和尚!”
朱雄英聽后感慨道:“當和尚雖說名聲不太好,但至少能吃頓飽飯!”
老爺子聽的連連搖頭,說道:“這事哪有這么容易啊,那個時候人人都吃不飽飯,都想去寺廟混口飯吃,結果可想而知,寺廟管事的不收咱!”
“咱身邊已經沒有什么親人了,實在走投無路,只好又回去找汪大娘,后來汪大娘準備了一些禮品送給寺廟的管事和尚,他們這才收下咱!”
“汪大娘真是個好人,非親非故的,能為皇爺爺做到這種程度,當真是沒得說!”!如果您覺得本站還好,,請下載免費小。:
朱雄英感慨道:“不管怎么樣,皇爺爺也算有口飯吃了!”
“屁!”
老爺子臉色一變,憤慨道:“咱在廟里每天都需要干很多重活,劈柴,挑水,做飯……即便如此,那些和尚也是三天兩頭不給咱飯吃,要不是廟門口的朱五爺經常接濟咱,咱早就餓死了!”
“咱清楚的記得,咱在廟里呆了五十天后,廟里的存糧也不多了,就給咱扔了一個碗,把咱趕了出廟,讓咱自己去自謀生路去……說白了就是去要飯!”
“皇爺爺,那后來呢,是不是就加入了義軍,開始爭霸天下!”朱雄英明知道后面的故事,但還是想讓老爺子講出來。
“義軍?”
老爺子冷笑兩聲,說道:“說的好聽是義軍,其實就是一群吃不飽飯的人聚起來造反而已!”
“哎……咱也不想造反啊,那年頭但凡有口吃的能活下去,誰又想去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
“后來咱被逼的實在沒辦法了,只能跟著一起造反了,那一年咱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
“是郭子興吧?”朱雄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