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夫人賢惠,仙女多子(10)
湯斯年眉頭擰得更緊了,“蕭家……一群市井無賴之徒,只觀小利,根本沒有大局觀,若是他們把這事說出去,對你我的名聲,可沒好處~”
“哪怕沒人會信,風言風語,依然有妨礙。”
他頓聲,面色恨恨地錘桌子,“蕭賢,好個不守婦道的賤人,收了我的銀子,做了湯家妾,就該老老實實待在后宅,也不缺她吃喝,怎么總想著妖媚惑主?圓不圓房,是閨房之事?也有臉跟娘家說!”
“果然輕賤至極。”
“當初,就不該給她臉面,許她貴妾進門,就該寫下身契,把她關在后院里,不能隨意外出,也省得今天的麻煩。”
古代妾室,雖然基本‘職稱’都是妾,卻是分等級的。
除了上古時期的陪媵制度——這個媵,大概率是正室的親姐妹,多是庶出,乃是正室的臂膀,但這一般都是嫁君王,嫁宗親這般等級的女子,才需要媵,普通官員和富商們,是沒有資格的。
按照大齊如今的規矩:卿大夫一妻兩妾,士大夫一妻一妾,百姓一夫一妻,四十無子,方可納之延續香火。
簡單來說:三品官以上,除了妻子外,可有兩個‘編制’妾室,三品以下,但有官身的,可以納一個妾,沒有官職的不允許納妾,多有錢都不行,只能四十歲沒有孩子時,納一個生兒子。
這是律法條文。
形成的原因是大齊朝自立國后,一直有戰亂,關外匈奴虎視眈眈,開國帝高瞻遠矚,不允許有錢有權的男人多占那些民間的,適齡的,能生育的女子。
歸根結底,是為了讓百姓們多生孩子,以壯國力。
但是,男人吧,有了錢權兩物,那百分之百是要花心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大齊朝的政策是,官員納妾數量稀少,普通民眾不許納妾。
大齊的百姓,包括官員們的對策便是:不給名分。
按編制,士大夫一妻一妾,但是,只要不到衙門上契,正式下聘,擺桌行納禮,自家府里的丫鬟們,他們總是能隨便睡的,通房不算妾,生了孩子提成姨娘,也只是自家宅子里叫得好聽。
官府是不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