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小插曲
華夏擁有全世界最有錢的游戲公司。
只談游戲板塊的營收,索尼老任綁一塊都打不過騰子。但在單機游戲這個最能展現技術與文化的領域,國產游戲基本上沒有能拿得出手的。
很多玩家跑去罵游戲廠商,但實際上游戲廠商雖然也要背這個鍋,但只背一部分。
所有老板,包括游戲廠商甚至是門口的餐廳老板都是資本家,而資本的特點就是逐利,或者說,資本的本質就滿足用戶的需求,通過滿足需求來賺取中間差價。
華夏的網游手游市場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開拓,所有游戲廠商都知道這兩個板塊能賺錢,討好手游玩家和網游玩家就能賺到錢,但是沒人能證明,討好國內的單機玩家能不能賺錢,也沒人愿意讓自己成為那個【試錯成本】。
仙劍一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總銷量起碼超過兩千萬套,但正版只賣出去八十萬套。
這樣的市場,誰敢碰?
而且華夏的游戲界與大清的工業其實差不多,都是一步慢步步慢。
早期的游戲制作成本還沒有那么高,仙劍3的制作成本就500萬人民幣,但仙劍3當時的畫面表現力各方面不說是當時最頂尖,但也不算落后。
這代表那個時候游戲行業的試錯成本,也就百萬美金不到。這點錢對大資本來說不算什么,可現在頂級大作的動輒大幾千萬美金起步。
這種規模的資金投資,必然是慎之又慎。
在沒人證明國產單機大作在華夏有市場,能賺錢之前,大資本就不會進入。但沒有大資本介入,國內那些普通廠商根本沒這個資金去做單機大作。
這是個死結。
特地從華夏坐飛機來到東京,找SATE拉投資的紅衣男與襯衣男也非常明白這一切,但同樣,SATE也明白這一切,直接開出了要拿51%股份的條件。
占股51%就相當于是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人員任命,SATE都有巨大的話語權。
非常夸張的條件,但.兩人也很清楚,這還是因為他們公司本身也有兩款正在運營,而且利潤不錯的手游業務,不然SATE這種級別的怪物理都不會理他們。
現在是國內資本不肯投資,而國外資本雖然肯投資,但要下死手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