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倭國明治維新(23)
德川家茂接旨,速召一橋慶喜、松平慶永議商。
德川家茂道:毛利定廣、三條實美等被逐,京都業已風平,薩英之戰,英夷死傷慘重,當務之急,謹防英夷卷土重來,再啟戰端。薩摩藩一再懇求墊付兩萬五千英鎊,準否?
一橋慶喜道:啟稟將軍大人,英夷戰資耗盡,補給不暢,年內難有作為。生麥村之變,吾邦已為薩摩藩墊付十一萬英鎊;如能消弭戰端,此區區之兩萬五千英鎊,墊又何妨!
德川家茂道:即依慶喜大人意,著軍艦奉行勝海舟、薩摩藩士大久保利通遵照辦理。與英夷和談事成,慶喜、慶永二大人即可入洛議商公武一體事宜。
松平慶永道:啟稟將軍大人,公武一體,攜手并進,茲事體大,非將軍大人親至京都,不能達成既成之目的。
德川家茂道:橫濱鎖港事宜,至今尚未談妥,夷已緩攘,此港不鎖,無法直面吾皇陛下。
十二月晦日,將軍后見職一橋慶喜、政事總裁松平慶永、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土佐藩藩主山內豐堂、宇和島藩藩主伊達宗誠等入洛覲見。
孝明道:朕欲與茂卿商談國事,茂卿緣何不至?此前宣旨非朕之意,如今之事方乃朕所期盼。尚望諸藩同心協助關東,國家自當無事。
一橋慶喜道:啟稟陛下,橫濱鎖港成否,攸關國家根本,關東將軍正與諸夷洽商,事定即至。
孝明道:詔召三條實美等七卿,俱不入,三條等去留隨意,甚寒朕心。此事緣由長州藩攛掇,傳旨,長州藩上下,除駐留邸監一二人外,余皆禁止入洛。國家大事,非一日可決。待茂卿與薩摩藩家主入洛之后,再行協商。
長州家主毛利敬親接旨,長吁短嘆。
前正親町三條實美道:今歲五月,毛利大人敢為人先,舉兵討夷,吾皇喜贊此舉耀國威于海外矣!孰料關東幕府與會津、薩摩諸藩,蒙蔽圣聰,讒言吾等禍亂國家,殊屬可恨。
毛利敬親道:三條大人可有良策助吾?
三條實美道:當今之勢,惟擁天子方能號令諸侯。毛利大人督兵入洛,執戈強諫。吾皇一聲令下,合舉國之力,攘洗夷狄,焉能無成!誠如是,毛利大人功在千秋!
毛利敬親道:三條大人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吾意,家老國司信農即率藩兵入洛,懇請前關白鷹司輔熙、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居中斡旋,懇求吾皇收回成命,如何?
長州藩士、勤學院御用掛高杉晉作道:啟稟主公,非召入洛,恃兵用強,事若無成,吾藩必成眾矢之的。此著甚險,懇請主公三思而行。
長州藩士、京都詰政務座久坂玄瑞附議,且曰:啟稟主公,若無吾皇敕令,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督兵入洛,以免貽人口實。屬下即偕木戶孝允、吉田稔縻、宮部鼎藏、石川潤次郎等,入洛放火,趁亂斬殺松平容保、中川宮親王等一眾禍國賊子,擇機恭請吾皇屈身吾藩籌劃攘夷大事。屆時,主公自可順水推舟,暢行大義;否則吾等劍刃剖腹,無關吾藩一絲干系。
毛利敬親道:吾皇詔曰,長州藩上下,除駐留邸監一二人外,余皆禁止入洛。爾久滯京都,樹大招風,不必犯險。木戶孝允留駐京都,密籌此事,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