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
第一百五十七章洪幼主殞命江西
湖州克復,左宗棠奏曰:曾國藩云杭賊全數出竄,未聞糾參,尤不可解。金陵早已合圍,而杭、余則未能合圍也。金陵報殺賊凈盡,杭州報首逆實已竄出也。
臣欲糾參,亦烏得而糾參之乎?
至若廣德有賊不攻,寧國無賊不守,致各大股賊逆往來自如,毫無阻遏。臣屢以為言,而曾國藩漠然不復介意。
前因幼逆漏出,臣復商請調兵以攻廣德,或因厭其絮聒,遂激為此論,亦未可知。臣子上疏,論議國事,自以為常,然因意見之弊遂發為欺誣之詞,似猶未可。
臣因軍事最尚實質,故不得不辨。至此后公事,均仍和衷商辦,臣斷不敢稍存意見,自重愆尤。
左宗棠奏疏至京,慈安謂慈禧道:左臣總棠此折,還轉金陵乎?
慈禧太后道:朝廷于有功之臣,不欲茍求細故。曾、左已不兩立,此事點到為止。當務之急,粵匪余孽、扶酋陳得才,率二十萬匪軍,逼近皖西之英山;侍酋李世賢、康酋汪海洋,率十余萬匪軍,盤踞贛南之建昌、信豐;堵酋黃文金、輔酋楊輔清之十余萬匪軍,擁持偽幼王,直入皖南之寧國;堵、輔二酋若入贛地,會合侍酋,兩部滾合,更難剿洗。速傳上諭,楊岳斌、鮑超于贛南、僧格林沁于皖西、左宗棠于皖南,四部務必竭盡全力,就近剿除各路殘匪。
恭親王奕忻道:曾國藩屢疏,浙江提督鮑超,屢欲回籍奔喪,鮑超一去,霆軍恐不復前勇。
慈安太后道:昨日,接陜甘總督楊岳斌、江西巡撫沈葆楨奏報,言江省自撫建各屬疊遭蹂躪,各軍累月血戰,苦與賊持。幸提督鮑超許灣一戰,摧強寇十數萬,群逆膽寒,各城次第攻克。又經鮑超收降陳炳文六七萬眾,疊克金溪、南豐、新城、賊焰頓衰,自應乘全勝之勢,期于殲盡。
慈禧太后道:鮑臣攻戰無敵,此萬夫不當之勇,軍中無幾。
慈安太后道:鮑臣屢御強賊,戰功顯赫,浙江提督一職,似顯單薄。
慈禧太后笑曰:此臣一字不識,若以疆圻大任,豈不貽笑大方。念其許灣新勝、迫降賊眾,疊獲戰功,著以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賞戴雙眼花翎;倘其執意回川奔喪,不可強留。前遣陜甘總督楊岳斌,馳率本部,奔赴贛地,節制江西、皖南各路援軍,亦乃有備無患。
陜甘總督楊岳斌至贛,吼三喝四,屢飭霆軍,鮑超不爽,道:昔日,霆部依附潤帥,鏖戰疆場,何等快活,前為曾國荃差遣,今寄楊厚庵籬下,生不如死矣!
正定鎮總兵婁云慶道:三載以前,鮑帥宜應回川丁憂,滌帥許以打開寧國;去歲再求,滌帥許以打開東壩;年初復求,滌帥許以金陵克復;今日又求,滌帥許以平定江患;江患平定,或許又出閩患、鄂患、粵患,鮑帥毋須看人臉色,盡可安心歸川。
鮑超嘆曰:楊厚庵軍至贛州,再議離合。軍國大事,豈容兒戲,傳吾軍令,暫于建昌休整時日,爾后再剿侍酋殘部。
陜甘總督楊岳斌忙于戰事,至贛月余,方與江西巡撫沈葆楨聚議時局。
楊岳斌道:甫任疆圻,指點同儕,于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