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以利驅之,以信聚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晉城旱情,根子在水。光靠大舅和三舅一處一處找泉眼,太慢,也解不了大渴。得建水庫!選幾處關鍵的山谷,筑壩蓄水。旱時可放水灌溉,澇時可防洪。這是百年根基。”
“水庫?”蘇伯鈞眼睛一亮,隨即又皺眉,“工程浩大,耗費錢糧無數啊!”
“所以需要錢生錢。”林硯接口道:“政府可以招商,也可以發債”
“招商?發債?”蘇伯鈞和旁邊的蘇承勇都愣住了。
這兩個詞從六歲孩童嘴里蹦出來,帶著一種奇異的違和感,卻又莫名地指向了核心。
“對。”林硯點點頭,小手指在炕沿上輕輕劃著,像是在勾勒藍圖,“先說招商。舅舅,水庫修好了,受益最大的是誰?是沿河兩岸有田有地的人!特別是那些良田千頃的大戶。旱時能保收成,澇時能避洪水,他們的田產價值就能翻倍!這水庫,就是他們田地的‘命根子’。”
他頓了頓,看向蘇伯鈞:“舅舅可以行文告示:政府主導修建水庫,但資金不足。現面向受益區域鄉紳富戶招商入股!按出資比例,未來水庫放水灌溉,可享有優先權和定額水權!甚至可以承諾,水庫建成后,庫區周邊新淤出的良田,優先折價售予主要出資者!這叫‘以水權、田權換股本’!他們為了保自己的地,為了將來能占新田,這錢,會掏的。”
蘇伯鈞聽得眼睛越來越亮!是啊!那些大戶,守著千畝良田卻無水灌溉,眼睜睜看著禾苗枯死,比剜他們的肉還疼!如果能用未來的水權和田權,換來他們此刻掏錢解燃眉之急…這簡直是神來之筆!這可比強行攤派或者苦口婆心求募捐要高明得多!這是把他們的利益和水庫牢牢綁在一起!
“還有一個法子,叫‘水權專營’”
“水權專營?”蘇伯鈞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他看向蘇伯鈞:“政府手里有一樣東西,是那些有錢的商賈大戶最想要的——地!而且是能建水庫的地!咱們可以這樣:由政府出面,勘定幾處最適宜筑壩蓄水的山谷荒地。這些地方,原本可能是不毛之地,或者貧瘠的山地,價值不高。政府將它們拿出來,不出錢,只出地皮!”
“然后呢?”蘇伯鈞追問,隱隱抓住了關鍵。
“然后,咱們招商!”林硯眼中閃爍著與實際年齡不符的精明,“告訴那些有錢的糧商、布商、鹽商,甚至外地的富戶:誰愿意自己掏腰包,出錢、出糧、組織匠人和流民勞力,在這個地方建起一座合乎規制的水庫!等水庫建成了,蓄水了,我們就給他一個天大的好處——”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把這水庫方圓幾十里內,未來一定年限,比如二十年、三十年,的灌溉用水收費權,獨家交給他來經營!”
這…這不就是賣水嗎?可這水…”二舅倒吸一口涼氣,他一直從商業,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二舅說得對,就是賣水!”林硯肯定道,“但不是賣河里的水,是賣水庫里蓄起來的水!而且是‘專營權’!有了這個權,他就可以向所有需要用水灌溉的田地主人,按照田畝數或者用水量收取水費!旱災之年,只要他的水庫有水,這水費就是一筆穩穩當當的進項!”
蘇伯鈞也快速盤算起來:“妙啊!這法子!政府不花一文錢,得了水庫,解了水荒,還安置了流民!商人出了錢糧,看似投入巨大,但得了幾十年的穩定水費收益!旱災越重,他的水越值錢!只要水庫選址得當,管理得好,這絕對是筆長遠的劃算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