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善緣
迎仙門碼頭。
津署中忙忙碌碌,老邴頭坐在后屋一筆一筆記著公文本,忽感到身后有人,轉頭一看,驚道:“縣尉。”
“邴老不必多禮。”薛白道:“我想找艘船,運些糧食過河。”
“小老兒去為縣尉尋兩個靠得住的船主來,只運過河或運到何處?”
“只運過河。”薛白疑惑道:“縣里何不在伊河、洛河上建兩座橋?”
老邴頭佝僂著背引著薛白往外走,道:“本是有人提議過修橋的,可便拿今日來說,若有橋,縣尉可還要雇船運糧過河?”
“自是不必了。”
“那船主、漕工們豈不就少了一樁買賣?為了讓他們能多一口活計,這橋自然也就造不成了。”
外面還在下雪,雪花輕飄飄地落在伊河的河水中,兩人都緊了緊衣裳。
“開元二十二年,裴相公置三倉,以‘轉漕輸粟’行漕運,扣除了置倉、開渠之費,每年猶省下運費三十萬貫,可這筆錢是從哪些人的身上省下來的?”
“自然是漕工了。”薛白道。
“轉漕輸粟之后是和糴法,洛陽要往長安運的糧食少了。但漕工卻是多了,丟了田地,走投無路的編戶只得跑來拉纖,可運河上哪還有那么多活計?一天真拉不了十五里地。”
兩人走到碼頭,只見寒冬臘月里還有許多人蹲在河邊等活,被凍得瑟瑟發抖。
任木蘭跟在薛白后面,道:“縣尉要是給我錢,我買酒請他們喝,很快就能有一批人聽縣尉的。”
薛白沒理她,這拉幫結派的辦法,真遇到事說散也就散了,不然他不至于能對付得了高崇。
說來,他給漕工漲的也就是官府漕運的工錢,在河水結凍前還能運最后一批漕糧,讓部分漕工得些錢過個年節。但長久來看,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田地才是根本,把被侵占的田地還給農戶,重新編戶造冊,過程中還要保證吏治清明,讓人們能在地里種出糧食,且留下糧食吃飽。
想著這些,薛白又想到了外放前李林甫說的話,為了搜刮錢糧,許多名臣想了許多好辦法,牛仙客、韋堅、楊慎矜、王鉷,個個都是理財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