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設局
轉眼到了十月中旬,天氣愈發寒冷,洛河、伊河似乎都有結冰的跡象。
自從郭渙與薛白提出了呂縣令愿用人脈助他升遷赤縣尉之后,薛白的態度似乎也稍有妥協,不敢再去清丈寺廟、高門大戶的田畝。
但既然已經調來了許多人手,就此作罷未免顯得沒面子,他轉而開始丈量普通百姓的田畝,并打算清查偃師縣的戶籍。
朝廷規定三年一造冊,但偃師縣的色役簿與青苗簿已有十年、二十年,這一任縣尉求些政績,道理上說得過去。
有這種種理由,呂令皓猶有不滿。
寒冬臘月,薛郎未免太過認真了些,倒顯得旁的縣官都不做事了?
“明府說笑了,我驟得高位,眼紅的人多,行事若不謹慎些,是要被彈劾的。這田畝不量、戶籍不查,等開了春,明府提拔我,豈非留下把柄?”
呂令皓最近在研究酒器,與薛白說話時也是漫不經心的樣子,手捧著一個彩釉酒杯來來回回地看,似乎這才是正經事。
“哦。”好一會兒,他才回過神來,笑道:“也好,百姓的田畝數量是也該好好清量一番了,薛郎把這兩年的稅賦也催一催吧。”
“未交齊嗎?”
“唉,本縣舍下面子,求了幾家世家高門捐贈,補了缺額。但有些刁民,抗稅已不是一次兩次了,薛郎該催一催。”
記住網址
“可有名單?”
呂令皓倒沒真想讓他去催繳,不過是給些壓力罷了,見他如此上心,反倒擔心像上次允薛白當堂審案那般弄巧成拙,搖搖手,道:“緩一緩吧,得空再談。”
明府熱忱提攜,我卻不能為縣事出力,慚愧。”
“你若真慚愧,把那些刁民放了吧?”
“明府見諒,我來偃師,身邊也是跟著人的。出了這種可能涉嫌到劉化同黨的刺殺大案,若輕易放了,只怕交代不過去……不如,緩一緩吧?
這話說得很誠懇,呂令皓笑了一笑,沒有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