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求情
薛白沒想到,對于他的稅制變革,顏真卿最擔憂的地方會是河北。
一問之下,方知是顏杲卿在家書中提及讓顏真卿勸他緩行此事。
“河北情況復雜,胡漢雜居,邊塞侵擾不斷;天寶年間,委節(jié)度使總攬軍政財賦之權;再加上,經歷叛亂,人心不安。此等情況下,朝廷要變稅法,且目的在于均貧富、抑兼并,容易引起變亂。”
薛白道:“朕反以為如今河北地廣人稀,便于改制。”
顏真卿反問道:“只以這戶稅為例,河北百姓若繳了,陛下可要讓內附的胡人部落也繳?陛下為使大家族不能藏匿逃戶而決意改奴隸為雇傭,然而,河北將領最大的生意便是販賣戰(zhàn)俘,新羅婢的生意哪天若做不成了,恐怕要逼反一部分賴以為生的盧龍軍。”
薛白沉默了良久,緩緩開口。
“大唐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快,往后富者、貧者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事你我都避免不了,但必須有所遏制,否則依現(xiàn)有制度會出大亂子。我給丈翁舉個例子,我們造出了火藥,往后或許可以往西打,攻打大食,可土地、稅收這些基礎的資源都分配不公,權力必然也不公,有權有錢者可以隨意在軍中掛籍,貧苦人家無地可種,只能以性命搏前程,這種情況下,戰(zhàn)功能分配得公平嗎?我們在時能維持,等我們老死之后呢?必是叛亂重演,火藥的威力越大,越可能將大唐王朝轟然炸碎。”
他說的只是一種可能,但到時他得為這種可能擔最大的責任。
他近來一直在想,安史之亂未必全是錯在玄宗。大唐到了開元、天寶盛世,生產力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而租庸調卻已崩壞,落后的生產關系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于是亂了。如果他以超自然的方法再把生產力往前推得突飛猛進,那再亂起來,恐怕就不是他能收拾得了的局面了。
“若如此,我便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顏真卿聽得懂薛白的憂慮,道:“治國本非易事,再想辦法吧。”
兩人遂開始研究起擬好的稅制。
這厚厚的一撂紙上,是許多能臣走訪調查、互相商議擬出來的政策,再由顏真卿統(tǒng)籌整理,一字一字地謄寫下來。
通篇用的都是小楷,整整齊齊的,能看出顏真卿寫這些的時候一直是在思索著。
薛白仔仔細細地看著,能體會到字里行間的嘔心瀝血。
他知道眾人的辛苦,可有些哽在喉嚨里的話,猶豫再三之后,薛白還是說了出來。
“我有一個更長遠的想法,若是朝廷把天下所有田畝全都收回公有,地主也好、農民也罷,都只有耕種權,沒有所有權,或可消除土地兼并的隱患,使大唐長治久安……”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