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策勛十二轉,可汗大點兵(二)
天光初亮,折騰了一晚上的紫禁城終于平靜了下來。
由慧王朱常潤、內閣張瑞圖、成國公朱純臣領銜的超過八千人的龐大慰問團,旗色鮮明,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的出了京師,直奔薊鎮。
車馬粼粼,兵甲環衛,除了保護大人們,最重要的是那兩百萬兩白銀的巨大賞賜。
兩百萬,當然是皇帝內庫,畢竟是皇帝親征,不能失了皇家體面,張太后咬咬牙還是同意了。
或許這就是熊明遇等人虛報戰功的理由,讓戰后賞賜、撫恤等事情處理起來更方便,反正這是大明傳統,再多上面也有折扣的。
朱慈炅雖然要了一批人來,但不知道他們來了這么多人,更不知道他們帶了這么大一筆巨款。不然估計要瘋掉,這么多銀子會讓他對軍隊的控制都減弱,喂飽銀子的軍隊還有戰斗力?
天亮后,朱慈炅決定不再等待各路迷路將軍回歸了。善后工作簡單完成后,留了個游擊駐守,他帶著大軍直奔遵化,并且讓曹鳴雷和李若璉將投降的蒙古頭人部隊也直接押到遵化。
在他眼里,收復遵化已經不成問題。
陳震亨、滿桂、侯世祿各領大軍拱衛中軍,此時依然有五萬余人,雖然有兩萬多人都是滿桂、侯世祿帶來的新兵補充。
跟隨中軍前行的還有七千多羅圈腿,他們沒有甲胄,也沒有武器,甚至每個人的腳上都綁著繩子,他們最醒目的是額頭上的兩個烙印:“逃卒”。
一天前,他們還是高高在上的大明京營三千營的騎士,一天后,他們全部變成了苦役,服役三年才能免罪,再有逃亡,直接斬首。
似乎,小皇帝從來沒有法不責眾的說法,寧遠全員罰餉,三千營除了跟隨滿桂參戰的那個小旗,全員苦役。
戰后統計的明軍陣亡人數倒沒有朱慈炅自己預估的高,也就四萬多人,不到五萬。
當然,還有三萬多傷兵,以大明現在的治療手段,這里面得至少損失一半。
朱慈炅再次行軍的旅程剛剛開啟不久,王坤就突然鉆進馬車。
“皇上,蘇布地請降。”
朱慈炅愣了好一會,永樂短劍飛快敲擊著坐墊。
“朕要將他碎尸萬段,朕要燒了朵顏三十六部的牧場,朕要讓朵顏部沒有一個高過朕的活人。他哪來資格投降?他拿什么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