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巡游
“十年過去了,正如六王爺所說的那樣,現在蒙古人十分依賴互市。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從一開始每月兩次,到現在十天兩次大集。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買到所有需要的東西,普通牧民的日子都快趕上原先的王公了。誰要是搞叛亂,破壞了他們的好日子,不用我們出手,他們自己就會群起而攻之的。”
“嗯,是老六的路數。”朱元璋笑道:“那小子……哈哈,說來也不老小了……總是把貿易放在第一位。”
“六王爺可不只教了老臣貿易這一招。”傅友德又笑道:“他還傳授了老臣幾招,比如嚴格規定每個部族都只能在自己的衛所游牧,絕對不可侵入其他衛所領地。”
說著他壓低聲音道:“當初老臣還不清楚這樣做有什么用,但十年過去了,各個衛所的蒙古人已經變得涇渭分明,彼此十分防備。再沒人有能力號令各部一起行動了。”
“嗯。老六的主意向來靠譜。”朱元璋滿意的笑道:“當然也多虧了老傅你執行到位啊。”
“如今兩族通婚已成常態,大量的蒙古青年應征入伍,到南洋為大明開疆拓土,為臣可以很肯定的向皇上道喜,大明各部歸化成功,在大寧設立布政使司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傅友德有些激動難耐的抱拳道。
“那是皇上考慮的事情,不是咱這個退休老頭該插嘴的。”朱元璋搖搖頭道:“我就是來看看伱們,看看自己打下的江山。”
“是。”傅友德應聲問道:“太上皇可還滿意?”
“嗯。”朱元璋點點頭道:“有你老傅在,咱當然滿意了。”
說著他又關切問道:“可是你比咱還大三歲呢,也該跟咱一樣,退下來享享清福了。”
“老臣七十歲就開始上疏乞骸骨,可是都被太上皇慰留了。”傅友德苦笑道。
“哦,是嗎?”朱元璋不好意思的笑起來道:“你再上一道疏,就說咱同意了,皇上應該會準你致仕的。”
“是,老臣謝太上皇恩典。”傅友德抱拳笑道。
“老十七,別整天光想著就藩海外。”朱元璋又對寧王朱權道:“你抓緊跟你王傅學著點,等他致仕了,大寧可不能亂啊,不然你大哥饒不了你。”
“是,兒臣記住了。”朱權雖然年紀不大,但身材魁梧,長須飄飄,賣相極佳。看上去就是可堪重任的樣子。
~~
離開大寧后,朱元璋又視察了遼西和遼東,自有遼王和沈王接駕。
遼王朱植是他的第十五子,今年二十一,已經就藩三年了。沈王朱模是他的第二十一子,今年才十八,去年剛剛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