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六章 墻內血戰
防線的每一處,都在激烈的爭奪著。兩種語言的喊殺聲震耳欲聾,每一瞬間都有許許多多士兵喪命。
第一道防線的明軍將士,苦苦支撐盞茶功夫,忽然見到頭頂飛過許多葫蘆,落在日軍陣中,居然爆炸四起。后排的日軍紛紛被炸倒在地,一下就亂了套。
那是身后明軍終于攻占了墻頭兩端,開始從墻上往下扔‘葫蘆飛雷’。
這可不是老六山寨的手榴彈,而是從晚唐就出現的諸多投擲火器中的一種。具體造法是,將曬干的葫蘆掏盡籽實,然后把火藥裝進去,再在葫蘆的頸里塞上火絨作引線。
作戰時,先將葫蘆放在網兜中,點燃引線后,掄起來甩出去,可以輕松飛出百步遠,有經驗的投擲手還可以掌握時間,讓其在敵軍頭頂上爆炸,造成殺傷。
老六只是在觀摩了葫蘆飛雷的演示后,提了小小的建議,譬如將葫蘆外殼換成陶瓷的。譬如在火藥里摻上鉛子、鐵片之類的尖銳碎屑……
工部軍器局照著試了一下,發現我艸,雖然爆炸威力沒什么變化,但殺傷力何止增加了十倍?一枚飛雷炸開,五尺以內的敵人千瘡百孔,瞬間失去戰斗能力,哪怕穿著盔甲都擋不住。
而且這法子簡單又實惠,用粗瓷即可,甚至比用葫蘆還便宜。最關鍵是量大,想弄十萬個葫蘆不容易,但弄十萬個粗瓷罐,也就是隨便找幾個小作坊開幾窯的事。
所以現在明軍生產的葫蘆飛雷,都是老六版的升級加料型了。
只見接連的爆炸聲中,一個個粗瓷罐在日軍陣中炸開,爆炸范圍雖然不大,卻鉛子碎屑四濺,所有在爆炸范圍內的日軍,都被炸成了血葫蘆。
滿臉滿身扎滿了碎屑,疼得在地上瘋狂打滾。
這年代的日本人打仗哪有那么多花樣?根本沒見過這架勢,以為明軍用了什么妖法邪術,嚇得他們紛紛躲閃后撤,唯恐被那不斷落下的‘飛天妖丸’波及到。
別說日本人,就連日本馬也沒見過這架勢,被爆炸煙霧驚的蹦跳嘶叫。馬背上的指揮官們拼命抽打安撫也無濟于事。
墻頭上胡帛看的分明,馬上命擲雷手集中攻擊那些騎著馬,或者穿著鮮艷盔甲的敵軍將領。
這下日軍將領可就遭了殃,他們站哪兒哪挨炸,換個地方,爆炸依然如影隨形。就連普通士兵都發現了,遠遠躲開他們,唯恐被殃及。
好些個日軍將領,被受驚的戰馬帶著往回跑,叫罵著離開了戰場……
這一通葫蘆飛雷,造成的混亂效果,遠大于造成的殺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