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坤寧殿中。
馬皇后給老朱盛一碗老鵝湯,有點兒擔心道:
“蘇州是江南的中心,富甲天下的人間天堂,那里都能激起民變,可見麻煩很棘手啊。老六怎么說也才十三四,讓他主持善后,能行么?”
“嘿嘿,你是沒見過那小子,說起這方面來,那是一套一套的。還動不動就訓他老子。”朱元璋一邊美美的喝著老鵝湯,一邊模仿著老六的聲音,尖著嗓子道:
“不懂經濟怎么搞好國家啊,老豆?
“你付出了自己的名譽,透支了國家信用啊,笨蛋!”
“……”馬皇后吃驚的合不攏嘴:“真的?那憨小子,還能說出這種話?”
“母后,我不是跟你說過么?”太子笑著點頭道:“老六現在跟劉先生學的老厲害了,我都要拜他為師,跟他學什么財政、會計呢……”
“我以為伱開玩笑呢。”馬皇后不禁感慨道:“老六還真是長大了,當娘的都不了解了呢。”
“你先別急著感嘆。”朱老板頗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道:“咱這回就要瞧瞧,他到底是趙括那樣,光會紙上談兵,還是有真本事。”
“父皇,考校歸考校。”太子笑道:“但該幫忙還是得幫忙啊。”
“老六向你求助了?”朱老板瞥一眼老大。
“啊。”太子點點頭道:“他給我上了份條陳……他叫‘蘇州振興計劃書’,寫的條理清晰,步驟分明,我覺得很可行。”
“回頭拿給咱瞧瞧。”朱老板一臉不在意,心里卻癢得很。他礙于面子,不好拜兒子為師,而且跟老六也犯相,見面說不了三句話,往往就打成一片。
所以只能用跟老大偷師的方式,補一點兒最匱乏的經濟學知識。
“哦。”太子應一聲道:“我先簡單講講吧,他說蘇州與別處不同,別處以農為本,蘇州卻以絲織業為本,所以只要讓蘇州的絲織業恢復運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老百姓已經沒錢吃飯了,怕是等不及吧。”朱元璋道。
“是,所以他說第一步,是以工代賑。”太子笑道:“但他說的‘工’,不是興修水利之類的大工,而是由朝廷下訂單,幫助織戶重新開工,這樣織工的生計就解決了,蘇州的絲織業也得以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