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汪德福
~~
頓飯功夫后,蔡斌前來向朱楨稟報。
“殿下,已經查明,那條船上是往返南洋的海商,船上載的是產自南洋的香料、藥材和珊瑚之類,都挺貴重的。”
“哦,南洋?”朱楨登時來了興趣道:“把為首的帶來見見。”
“是。”蔡斌應一聲下去,不一會兒,帶上兩個人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和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
“這就是你們的救命恩人。”蔡斌沉聲道:“我大明楚王殿下。”
兩人沒想到這富態的少年這么大來頭,趕緊跪地磕頭,謝恩不迭。
“免了吧。”朱楨坐在羅傘下,打量著兩人道:“自我介紹一下吧。”
“是,回殿下,小老兒名叫汪德福,是太倉人氏。”那老者忙道:
“這是犬子汪真,我們爺倆從蘇州進了綢緞和瓷器,到南洋販賣,又進了一批南洋貨物,返程時一路無事,誰知居然有倭寇專門在家門口蹲守……”
“這樣啊。”朱楨點點頭,他專門向劉基請教過,目前朝廷的海禁政策。
雖然因為倭寇猖獗,洪武三年,朝廷便罷了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朱老板又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自宋元來興盛的官方海外貿易,遂告斷絕。
但朝廷確實還沒有任何詔令,禁止民間商船出海貿易。不過劉伯溫預測,以朱老板一貫保守的對外態度,距離禁止民間海外貿易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
朱楨雖然不知道老賊何時規定‘片板不下海’,但知道劉伯溫預測的沒錯,距離全面海禁的那天,確實不遠了。
他還知道,朱老板嚴厲的海禁政策,對后世皇帝起了極其不好的示范作用,引起的惡劣后果怎么夸張都不為過……
如果能阻止海禁,將宋元時興盛的海上貿易延續下去,絕對是大功一件了吧?
是以朱楨對這父子倆愈發感興趣,詳細詢問起他們的經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