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雖然破奴軍主帥張平安,信誓旦旦要拿下戰(zhàn)略要地西平堡卻一直沒有動手。他在等大明朝廷的消息,沒想到破奴軍偵緝處都統(tǒng)領許義安從京城發(fā)來急報稱,大明朝廷委派兵部尚書孫承宗為欽差將與破奴城宣慰使司同知盧象升一起到廣寧前線視察軍情。這個消息令張平安一直懸著的心頓時落了下去,至于許義安匯報的大明朝堂上的爭吵,張平安連一點八卦的興趣都沒有。
在張平安看來,孫承宗必定星夜趕赴廣寧前線,不管廣寧來多少大明官兵,破奴軍都會即刻交出城防,至于廣寧守不守得住就不是他張平安考慮的問題。在等待孫承宗來廣寧的期間,張平安命令破奴軍在廣寧通往十三山驛的大路邊,為廣寧戰(zhàn)役遇難的漢民百姓修建了一所廟宇。雖然木質的廟宇不大也很是簡陋,卻讓被解救的百姓看到了張平安的真誠。
張平安讓隨軍書吏寫了個匾額“義民冢”,待埋葬完二千多死亡百姓尸首后,他還親自拜祭。已經徹底融入大明時代的張平安,深知百姓對意外身亡的祭奠極為看重。特別是有大明破奴伯爵高位的大人物,祭拜這些草民更是令他們感動不已。從張平安內心來說,他對這些并不感興趣,他這樣做的目的無外乎收買人心。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大明有著嚴格的墓葬等級制度。
只有孔圣人和武圣人關羽的墳墓稱為“林”,帝王駕崩后葬于“陵”,貴族且有身份的人埋葬地稱為“冢”,有錢有勢人家死了人埋在“墳”,平民百姓死了隨便挖個坑埋了叫做“墓”。早前張平安曾經把破奴軍陣亡將士的墳地稱為“英雄冢”,當時就遭到了破奴城讀書人的反對。從西周開始直到大明,嚴格的墓葬等級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張大帥強行修建“英雄冢”,這種反對聲就一直沒斷過。直到張平安把自己的墓地也選在了“英雄冢”,破奴城反對的聲音才戛然而止,畢竟張大帥有大明伯爵的身份,他的墳地稱“冢”不違禮制。對于這種結果,張平安很是氣憤,破奴軍將士用生命換來破奴城的和平,卻被這幫腐儒攪和得不得安寧。哪成想這件事還帶來了另一個結果,破奴軍將士陣亡后的遺屬們,對張大帥能給破奴軍將士極高的哀榮表達了萬分謝意。
連張平安都沒想到,僅僅一個“冢”字的稱呼,居然比他給遺屬發(fā)利錢還更能得到遺屬們的尊敬。要說破奴城“英雄冢”是張平安無意為之,這次他把埋葬百姓墓地叫做“義民冢”就是刻意挖得一個坑。當張平安讓隨軍書吏曾泳泰寫這個匾額時,曾泳泰說啥也不寫,直到張大帥一句:愛寫不寫,違抗軍令者斬,才拿到這塊“義民冢”。這塊匾額也只在張大帥祭拜時擺放了一天就收了起來,隨軍書吏們私下議論說,張大帥還是知禮之人,一幫草民當不起這個“冢”字。
不久,張平安接到駐防十三山驛雄鷹營千總黃飛鴻通報:大明兵部尚書孫承宗與破奴城同知盧象升,帶領一千余遼東官軍,在五百天熊營騎兵護送下來到十三山驛。與盧象升他們相隔半天路程的遼東兵備道袁崇煥,帶領五千關寧鐵騎、一萬步兵和六千輔兵押運著輜重也向廣寧而來。為此,張平安發(fā)出帥令,命令張通部接替柳青山山地部隊駐防的義州。破奴軍退出廣寧城,在廣寧北側扎下連營,任由大明官軍接防。
至于在杜家屯駐防的女真戰(zhàn)兵,張平安根本就沒放在眼里,只要破奴軍拿下西平堡,那里的女真部隊就成為甕中捉鱉。隨后,張平安命令親衛(wèi)營待孫承宗進入廣寧破奴軍主營后,在百姓墓地掛出“義民冢”匾額。既然大坑已經挖好,張平安當然要做好充分地準備,他一面在“義民冢”不起眼的地方用炭筆簽下,大明破奴伯敬奉小字。并把親兵營四只大軍留在了“義民冢”不遠處扎營,還在“英雄冢”留下幾個老翁看守。
張平安安排好一切后,特地巡視了一下破奴軍營寨。這次破奴軍雄鷹營、張黎部、盧象升天熊營、張通部黑狼營、柳青山山地部隊、四個親兵營十余萬大軍,分布在義州和廣寧方圓數十里地域,破奴軍中另一只主力劉沖部火狐營也會在一天后到達義州。張平安認為,有這只強軍在手,將足以應付女真人和大明官軍聯(lián)合挑戰(zhàn),更何況老狐貍孫承宗親臨前線,大明官軍也不能輕易造次。
當許義安另一份急報傳到張平安手中時,他看完后一陣冷笑。也不知道魏忠賢這個沒卵子的閹貨怎么想的,派來的傳旨內侍居然是郭汝南這個軟蛋。張平安知道這幫內侍心眼極小,上次破奴軍入關剿滅陜西叛賊,郭汝南就與張平安鬧得不愉快。這幫小心眼內侍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地與張平安來硬的,搞些小動作張平安也會吃不消。
隨著斥候前來通報,大明兵部尚書孫承宗離破奴軍主營還有五里,張平安才帶領破奴軍一干將領前往大營門口迎接。不是張平安托大擺譜,他主要還是避嫌,如今孫承宗在朝堂孤掌難鳴,要是因為一些小節(jié)問題被政治對手抓住毛病攻擊,老狐貍在朝堂的日子就更不會過了。因為要迎接圣旨,張平安還是按規(guī)矩穿起了大明伯爵蟒袍,可他頭上并未戴官帽,依舊戴的是破奴軍制式頭盔。頭盔上純金打造的狐狼帽徽,比破奴軍親兵營其他官兵略大,從而彰顯出張平安作為一軍統(tǒng)帥的榮譽。
待孫承宗和盧象升他們來到大營門外百丈,張平安一夾馬肚迎了上去。他對孫承宗一拱手施禮道:“孫大人不辭勞苦來到廣寧前線,破奴軍將士們聞聽后個個戰(zhàn)意高昂。我等外藩大軍能得到老大人親臨慰問,外臣們感激流涕。大明破奴軍此戰(zhàn),大破女真韃虜收復大明故土廣寧,乃仗皇恩浩蕩,將士用命!外臣蒙皇上厚愛,授予大明破奴城宣慰使司宣慰使,在此大捷之際,外臣內心激蕩,情不自禁遙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平安邊說,眼中的熱淚也情不自禁地噴涌而出,在提到皇帝時還拱手向京城方向施禮以示對皇帝的尊重。看到張平安這么賣力地表演,老狐貍孫承宗一言不發(fā)地對張平安含額示意,別玩虛的這招對我沒用,大家熟得快爛透了,你該干嘛干嘛去。落后孫承宗一個馬身的大內少監(jiān)郭汝南,見孫承宗沒說話,他品級不高當然也不能插嘴。
在郭汝南眼里,張平安是個壞得流膿的雜碎,自打在陜西得罪張平安后,他冒著風險應得的軍功,活生生地被張平安以他在戰(zhàn)場生病為由剝奪得一干二凈。不但在戰(zhàn)場上屢次三番冷嘲熱諷,還發(fā)動一幫搶軍功不要臉又有背景的京師大營老爺兵們,在京城廣布謠言,說他郭汝南見不得血,一到戰(zhàn)場就嚇得屎尿橫流。以至于,他不但成為大內里的笑柄,連官職也在原地不動。
張平安說完場面話,見沒有任何回應也不顯尷尬,如今張平安的臉皮修煉得比廣寧城墻還厚,這點小意外他沒絲毫怒意。張平安一撥馬頭在頭前引路,帶領大伙兒進入大營帥帳。張平安從許義安傳回來的諜報中,早就知曉圣旨內容。愛臉面的大明朝廷幾乎是全盤答應了張平安的請求,特別是硫磺、藥材、棉花、素色絲綢等重要軍資,沒有克扣一星半點兒。
為此,張平安在帥帳內擺好了香案,恭迎郭汝南宣讀圣旨。經過半個時辰的寒暄后,郭汝南從小內侍手中接過一個明黃包袱,取出圣旨走到香案后開始宣讀。張平安很規(guī)矩地跪在香案前聆聽圣諭,哪知張平安從郭汝南口中聽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就預感到不妙。郭汝南這個沒卵蛋的狗東西居然來陰的,本來這份圣旨就很長,郭汝南故意慢慢地念。
最煩給人下跪的張平安,一下就明白這是郭汝南在夾私報復,明面上張平安是跪聽圣旨,郭汝南心里說不定正偷著樂,想著他張平安傻呆呆地跪在郭汝南面前求饒。想到這兒,按規(guī)矩低頭聽旨的張平安突然抬起了頭,他陰森的眼神直刺郭汝南雙目。張平安殺人無數,早就養(yǎng)成了心狠手辣的習慣,這種人的眼神相當犀利,沒殺過人的普通人根本就扛不住。
郭汝南一看張平安這種神態(tài)當下心里就是一驚,他這才想起張平安這個雜碎是個殺神,而且是個睚眥必報的殺神。這個壞東西報復起人來從沒有底線,別看遼東邊軍即將開赴廣寧,郭汝南內心也知道,遼東邊軍那幫軟蛋絕不是破奴軍虎狼之師的對手。郭汝南這個閹貨,心中想著嘴里念圣旨的速度不自覺地加快。明明需要一個時辰的宣讀,郭汝南用了半個時辰就念完。
當張平安領旨謝恩后,大家的心都放了下來,在圣旨中張平安從破奴伯榮升為大明破奴侯。按照禮儀,破奴侯張平安坐在帥椅上接受大家的慶賀。就在這個喜慶的時刻,大明破奴侯張平安突然發(fā)飆……。